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陵县志

陵县志

①六卷。清史竑廷纂修。史竑廷字昌言,平陵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陵县知县。按陵县,汉为厌次地,晋以后为安德县,明洪武二年改置陵县,属德州,清因之。陵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邑令宋文明,此志为二修。史竑廷掌陵县,、适朝廷有檄命郡、县各修志书,以备征采。竑廷鉴于顺治元年(1644)兵燹,邑志残缺,就与邑训导冀之益、邑人康严采等,共谋续修。历三月而告成。《陵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全书六卷,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政务志;卷四官师志;卷五人物志;卷六艺文志。此志地理、建置、官师三门叙述简率,遗漏过多。然艺文志占全书一半,内容甚丰,资料详备。其中收集的东方朔《侍除上林苑说》、刘子贞《崇让之论》和李东阳《吊祭之文》等资料价值较高。②二十二卷,首一卷。清沈淮修,李图纂。沈淮,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陵县知县。七月罢去,九月复回任。其它详见道光《临邑县志》。李图字少伯,掖县人,拔贡生,候选知县。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曾著有道光《重修胶州志》,道光《平度州志》,颇有文名。《陵县志》先是沈淮前任邹惺苍,曾作重修县志引议,未集调离。而邑人以沈淮曾修《临邑县志》,请竣其事,于是延请李图为总纂,二月脱稿去,沈淮重加参订,付梓而成。《陵县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全书二十二卷首一卷,分表、志、传、记,为:卷一沿革表;卷二爵封表;卷三秩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疆域志;卷六河渠志;卷七赋役志;卷八建置志;卷九风土志;卷十古迹志;卷十一学校志;卷十二祀典志;卷十三礼仪志;卷十四兵防志;卷十五祥异志;卷十六艺文志;卷十七金石志;卷十八官师志;卷十九人物传;卷二十流寓传;卷二十一列女传;卷二十二杂记。卷首有沈淮序,凡例二十二则,图。此志基本仿照施愚山《青州府》志例,直列条目不冠纲领。其志有二大特点,一是河道图多而详实。因邑之形势水道,非图难明了,故准贾耽开方法,绘制水道图五幅;二是各志前均有小序,阐明修志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修志颇有益。③二十二卷,首一卷。沈淮修,李图纂,戴杰续纂。沈淮详见道光《临邑县志》。李图详见道光《陵县志》。戴杰字树人,江苏丹徒(今镇江)人,由监生同治九年(1870)任陵县知县。戴杰莅任后,见旧志中经兵燹,版颇有残缺,其中类多遗亡。就召集本邑绅士,遂检辑遗闻,增补重刊。并仿《登州府续志》例,将此志附正志各卷之后。《陵县志》光绪元年(1875)刻本。此志言简事赅,表亦精详,为地方志中的佳本。另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长清县志

    ①十四卷。清岳之岭修,徐继曾纂。岳之岭字尹瞻,河北保定人,贡生,康熙十一年(1672)任长清知县。徐继曾字兆孟,邑人,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长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邑侯李宗延,此志为二修。岳之岭掌长

  • 建康实录

    二十卷。唐许嵩撰。许嵩,高阳人,故又自署高阳。此书记载六朝史事,起于吴大帝,迄于陈后主,共四百余年,而以后梁附之。六朝均建都建康,故以此为名。许嵩是唐肃宗时人,书前自序一篇。此书义例主于类叙兴废大端,

  • 疑谊偶述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此书首题门人潘鸣时述,书末又有潘鸣时跋。其实是唐枢所作以示潘鸣时之书。共十八条,具论古今学术、法制之可疑者,因此以“疑谊”为此书之名。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但语言

  • 诗经教改

    十卷。明李经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撰。李经纶字大经,南丰(今属江西)人。该书始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全书总目》未曾著录。李经纶深受王柏《诗疑》的影响,认为秦始皇焚书之后,《诗经》许多篇章失传,汉

  • 冯舍人遗诗

    六卷。清冯廷櫆(1649-1700)撰。冯廷櫆,字大木,山东德州人。幼即有神童之称,读书一览则不忘。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授内阁中书,性孤僻,不入贵人之门,闲暇以书史为乐。康熙二十六年(168

  • 春秋纂言

    十二卷。总例一卷。元吴澄(详见《易纂言》)撰。此书仿陆淳《春秋纂例》之体例,采摭诸家之言,各附于经,而间以己意论断。首为《总例》七篇,其“天道”、“人纪”二例为吴氏所首创,其余“吉”、“凶”、“军”、

  • 本经

    见《神农本草经》。

  • 葬经

    见《葬书》。

  • 八白易传

    十六卷。明叶山(生卒年不详)撰。山字八白,籍贯不详。朱彝尊《经义考》引张云章之言曰:八白本末无所考见,详其自序,当是一老诸生。是书屡易其稿,自序凡四。据其自序所言,此书始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终

  • 论语辑说

    八卷。清冯安常撰。安常字敦五,号朴园,河南巩县人,道光时贡生,马时芳的弟子。著有《猛省录》二卷,《先哲庸言》一卷、《先儒要言》一卷。安常治学,以时芳为宗,远尊陆王,偏重诚意慎独,以心学为归。其认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