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陆氏传家集

陆氏传家集

四卷。附《陆氏先德录》一卷。清陆乃普(1812-1889)辑。陆乃普,字秋丞,一字南临,晚号鸭阑旧主,江苏吴江人。国学生,以军功起家,早年于嘉咸间入清将胜保、多阿隆幕下,参赞军机,累战太平军、稔军于江南、川、陕,曾为曾国藩赏识。历署河南怀庆府知府,陕川直隶州,安徽庐滁和道,以道员加布政使衔,官赠荣禄大夫。有文名,书画俱佳,时有南廖北陆之誉。乃普经幕数省,除公牍、日记外,有感时记事之作名曰《磨盾偶呤集》二十卷,藏于家,严拒其子付印出版。乃普十五世祖定居吴江,历代颇称望族。乃普晚年居家竭其力搜集整理祖上文稿,整理成《陆氏传家集》四卷,并撰《陆氏先德录》一卷,付梓出版。其中有《方房诗剩》一卷、《啬庵手镜》二卷。明陆文衡(乃普七世祖)撰。陆文衡,号中生,又号啬庵,进士出身,官至山西布政使,著作颇丰,多有散佚。《咏史诗》一卷、《读史小识》一卷。为清陆钥(1615-1687)撰。陆钥,字子开,号荻存,少补博士弟子员,著撰颇丰,除以上两卷外,余皆散佚。《味莼鲈轩诗钞》一卷、《戊庚随笔》一卷、《味莼鲈》二篇。为陆即山(生卒年不详)撰。陆即山,字方涛,康熙举人。《冷毡漫稿》一卷、《读未见书斋文钞》一卷。为陆桂馨(生卒年不详)撰。陆桂馨,字文萼,号馥园,乾隆时荐举学鸿(陆即山之子)词。《月圃诗存》一卷、《月圃偶著》一卷。清陆昌言(生卒年不详)撰。陆昌言,号月圃,乃普曾祖,出身县学生。《客窗偶吟》一卷、《淡安遗文》一卷。陆泰增《生卒年不详)撰。陆泰增,字巨瞻,号淡安,乃普祖,乾隆举人,曾任安徽德州学正。《问花楼诗钞》一卷、《问花楼诗话》三卷。乃普父陆莹撰。陆莹,字胜修,号艺香。《陆氏先德录》一卷,陆乃普撰,共记述陆家世代祖先明陆勋、陆文衡等十人传略事迹及乃普自传。今有同治十一年(1872)义经堂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郑堂札记

    五卷。清周中孚(1768-1831)撰。周中孚字信之,号郑堂,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善长于目录学,平生著述颇多,大多散佚。此书以纪事纂言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词苑丛话、文录、诗录、札记等。有《丛书集

  • 一枕奇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 经言枝指

    九十九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事详《经籍异同》条。该书计《谈经菀》四十卷、《汉诂纂》十九卷、《引经释》五卷、《人物概》十五卷、《名物考》二十卷,共九十九卷,《四库提要》题一百卷,总目卷数与子目不符。《明

  • 吴越纪余、附杂吟

    六卷。钱贵撰。钱贵字元抑。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书主要采辑吴越故事,分题编录,亦多附以论断。书前有正德五年(1510)自记,称其书有大纲三首:编年、书法、世家,另杂拟之十五事,共分成六卷。《吴越

  • 清帝系后妃皇子皇女四考

    四卷。附年表一卷。清末民初吴昌绶(生卒年不详)撰。昌绶字印臣,仁和(今浙江杭县)人。该书仿谈迁《国榷》体例,以大清十朝为纲,每朝首纪年号及皇后、皇子、公主。分类与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略同,且较简略。现

  • 中庸参证

    二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上卷为总考,下卷为条考。义多精凿,与所著《大学参证》同。开章三句,自为训诂。其释“修道之谓教”,称修道者以道自修,非修此道,教者由教而入,非教人。释“

  • 诗经贯解

    四卷。清徐寿基撰。寿基生平籍贯及事迹皆不详。书前有“便蒙易晓”四字,标明著书之宗旨。在诗题之下引录朱子《集传》大意,在诗篇之后又节取小序之要言,更兼在各句之上下,添入适当的字词文意,使人能通读理解。对

  • 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撰。“续记”和“补遗”黄鲁曾(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 行年录

    清魏方泰(生卒年不详)撰。魏方泰字日乾,号鲁峰。江西广昌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此书原本不分卷数,也没有目录。其内容为取古人事迹有年代可纪者,各以其年编之。每一岁,为一篇。其

  • 休宁县志

    ①八卷,明李乔岱纂修。李乔岱,字宗父,又字东山,陕西洋县人,进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任知县。乔岱知休宁县事五载,创议重修,延都谏邵庶总其事,设局于青云馆,志成凡八卷,曰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