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锦绣万花谷

锦绣万花谷

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不著撰者姓氏。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十月一日。撰者可能是宋孝宗时人。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作:《锦绣万花谷》四十卷,续四十卷。而无后集。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所载,则前集、后集、续集外,又有别集三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可能遗失了后集。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所载之别集,又有可能为后人所增续,不在原编之数。明人刊本,也只三集。前集之末,独附载衢州卢襄《两征记》一篇,与本书体例极不相符。可能因撰书者也是衢州人,所以附以本乡先辈之书。此书既成于淳熙年间,而“纪年”类载宋理宗绍定、端平年号。帝后“诞节”类,载宋宁宗瑞庆节,理宗天基节诸名,并称理宗为“今上”,可见当时书肆己有所附益,而并非淳熙原本之旧。今本前集分天道、天时、地道等二百四十二类;后集分人伦、娼妓等三百二十六类;续集分居处、香茶、姓氏等四十七类,其中姓氏一类就占了十五至四十卷,计二十六卷。别集分一百九十六类。每类首记事物,次附录诗文。但书的采录琐屑丛碎,编次分类参错失伦。荒诞怪事杂居其间。一点可喜的是引征的书籍之中,也包括如《职林》、《郡阁雅谈》、《云林异景记》、《雅言系述》等久经散佚之书。正因为如此,才保留了这些书里的一些内容。又每类之后,用《艺文类聚》例,附录诗篇,亦颇多逸章,为他本所不载,亦足以为考证之资。有明弘治三年(1490)无锡华燧会通馆铜活字本,作一百卷,嘉靖刊本。《四库全书》本、1969年台北新书店影印四册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经考异

    二卷。清毕沅(详见《夏小正考注》)撰。据毕沅自序所述,所见《老子》注家,不下百余本,其佳者有数十本。唯唐代傅奕注本多与古本相近,所以就傅奕本互相参照、校注,间有不合于古本的,就采众说以定所从。《道德经

  • 十六国春秋辑补

    一百卷,附纂录十卷。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汤球,字伯玕,安徽黟县人。汤球曾从同县俞正燮、汪文台游,潜心经术,博闻强识。《魏书》记载崔鸿将著作传给儿子元后,元后于永安中才奏报其父之书,于是刊著赵、燕、秦

  • 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注则宗杜预。《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穀》二传通之;杜所不及者,以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

  • 吴社编

    一卷。明王稚登(1535-1612)撰。王稚登,字伯谷,一作百谷。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幼年即有文名,善诗文词曲,工书法,嘉靖末年入太学,后召修国史,未行而卒。著有《吴郡丹青志》,《奕史》等。《吴社编

  • 删订来氏易注象数图说

    二卷。清张恩霨撰。张恩霨字慈光,曾官永定河南岸同知。明来知德著《周易集注》十六卷。其卷首卷末附图甚多。张氏以为这些图驳杂不纯。因而对其重新删订,只取其中三十四图,引录部分图说,编成此书,并于上注眉批,

  • 耿嵩阳种田法

    一卷。明耿阴楼(?-1638)撰。清道光年间,赵梦龄的《区种五种》刊行时,附有耿阴楼的《国脉民天》的大部分(除掉“区田”部分),题名为《耿嵩阳种田法》。

  • 半岩庐遗文

    二卷。补一卷。《遗诗》二卷。补一卷。《附录》一卷。清邵懿臣(1809-1861)撰。懿辰字位西,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官刑部员外郎。其学礼以李光地、方苞为宗,摈斥近世汉学家言。

  • 如皋县志

    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清杨受廷、左元镇等修,马汝舟、江大键纂。杨受廷,山东历城人,进士,嘉庆六年(1811)知如皋县事。左元镇,河北河间人,乾隆举人,曾于嘉庆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四任如皋知县。马

  • 静观堂墨刻

    四卷。清赵继元书。赵继元字梓芳,号养斋。此帖临苏书一卷、米书一卷、赵书二卷。其书学赵孟頫,而结字皆长体,一味圆熟,笔法少变化。赵继元虽也临苏东坡,临米南宫,但都与临赵孟頫一样。其临苏书作题跋说,坡公《

  • 天台山记

    一卷。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其谓天台山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