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钱子测语

钱子测语

二卷。明钱琦(生卒年不详)撰。钱琦,字公良,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知盱眙县。力御流寇,邑赖以全,后升临江知府,调思南府,请老归。著有《钱子测语》、《祷雨录》、《东畬集》等。《钱子测语》有三名,《盐邑志林》著录为《钱公良测语》,分象元、繇庚等八个门目;《学海类编》著录此书为《钱子测语》,文字与《盐邑志林》本同,但内容较少于《盐邑志林》本,且又无篇目之分;《百陵学山》本称作《钱子语测》,分法语、巽语两篇,虽有数条与《盐邑志林》本相同,但其它内容则不相同。《四库》馆臣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的浙江巡抚采进本,即为《盐邑志林》本。此书是作者随笔札记之语,分象元、繇庚、浮风、治本、检精、鉴远、规世、导儒八门。属小品文之类。书首有王文禄题词和彭辂赞,均给予此书以很高的评价。王文禄题词说:“先生学务端本,凿凿皆经世理身要言。……晚与董从吾及碧里子、玉芝山人结海门社会,洞明性命之学。以故《语测》之推见至赜而竟悟先天之微,发所未发多矣。……”彭辂赞曰:“阅翁兹语,研理探化,核事抉情,有卓而隽,有鸿而衍,有密而沉,有烂而显,有谠而遒,有夷而婉,有浑而懿,有石而砭,高洞要原,毕入无间,间出胸臆所自得,垂世训诫而列之程典者也,乃知翁学有本哉。”内容除摘录书史之外,尚有许多议论,有些议论是出自作者为官之体会或处世之哲学,也有的是对时事之看法,其中一些语句可作为警世之妙语。如“治本”目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句,即“民者邦之本,财者民之命,伤其财则伤其命,伤其命则伤其本”;“辇毂之下先弹压,郡县之治本惠养”;“天下事可行于古,可行于今。如夏时、周冕之类,可行于古,难行于今;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者行之,则民乐其利,难行者行之,则民受其患,君子贵酌时措之宜”;“因喜用赏,赏不必当;因怒用罚,罚不必当。故王者无私喜,无私怒,然后赏罚当而天下平。”凡此种种,均可作为治世者之借鉴。有些议论也体现出作者对时事的看法,如“朝廷以科目取士,使君子不得不为小人;若以德行取士,使小人不得不为君子。”这是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其他如引杨文襄公言“为政在省事不在多事,在守法不在变法,在安静不在纷扰,在宽简不在烦苛”,则说明作者比较保守。此书版本很多,主要的有《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盐邑志林》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等。

猜你喜欢

  • 尚书客难

    四卷。清龚元玠撰。龚元玠字鸣玉,号畏斋,南昌(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官铜仁知县。著有《十三经客难》等书。此书为《十三经客难》之一,正文分三卷,又有卷首一卷,合计四卷。此书主旨在于辨析《古文尚书》

  • 缉古算经细草

    三卷。清张敦仁(1754-1834)撰。敦仁字古余,山西阳城人。当过知县、知府,后官至云南盐法道。病老辞官后退居金陵,与李锐相善,致力求古籍,研治古算,曾收藏宋本《孙子》、《张丘建》、《九章》等算书。

  • 蚕桑要言

    一卷。清吕子香(生卒年不详)撰。吕子香,浙江新昌县人,曾任过天台县训导。《蚕桑要言》讲了与蚕事有关的各项事宜共三十九条,旨在鼓励、指导人们从事养蚕生产。书中所述客观、实际,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蚕桑要言

  • 松风余韵

    五十一卷。清姚宏绪(约1704前后在世)编。姚宏绪号听岩,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辑有《松风余韵》。是集凡五十一卷。所选上自六朝,下迄明代,凡云间诸人之以全集

  • 盐法考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其为明末人所作。考辨各代盐法之沿革演变,时间下限为明崇祯初年。无序目,先总论,后按地域分述,包括两淮、两浙、长庐、山东、福建、河东(黄河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境

  • 蜕岩词

    二卷。元张翥(1287-1368)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今属山西临汾)人。著有《蜕庵集》,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宋史》张翥本传称,张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殁后无子,其遗稿不传。传

  • 道德经新注

    见李约《道德真经新注》。

  • 庾子山集注

    十六卷。清倪璠(生卒年均不详)撰。倪璠字鲁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四十四(1705)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见闻博洽,好为骈体文,又长于史学。著有《神州古史考》、《方兴通志文》及《补辽金元三史艺

  • 齐山诗集

    七卷。明释祖浩与其徒道同编。二人均为齐山寺僧。生卒事履均待考。齐山在池州贵池(今安徽)县,有十余峰。以其高度正相齐等,故曰齐山。或云唐刺史齐映有善政,尝好游之,因而得名”。宋李壁曰:“唐书载映为江西观

  • 礼记郑注正字考

    二十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一字作奠彬,号直山,亦号郋园,湖南湘潭(今湘潭市)人。光绪十八年(1882)进士、官吏部主事,次年返乡,从事著述。德辉政治上极保守,反对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