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西清砚谱

钦定西清砚谱

二十五卷。清于敏中、梁国治、王杰、董诰、钱汝诚、曹文埴、金士松、陈孝泳等八人奉敕编写,门应兆奉敕绘画。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初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他在军机处二十年来,交通内侍,广收地方贿赂。后事败露,曾受追究。死后数年,又被撤出贤良祠,子孙也被剥夺世职。除编有《钦定西清砚谱》外,还著有《临清纪略》。梁国治(1723-1786),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卒谥文定,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乾隆年间进士,初授编修,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好学爱才,名士多投其门下,清廉有名,工书法,除参编《钦定西清砚谱》外,还著有《敬思堂文集》。《钦定西清砚谱》前有序言一篇,卷一至卷六,所记载之砚,皆陶之属,上从汉未央宫东阁瓦砚,下至明旧澄泥四直砚共五十五品。卷七至卷二十一,所记载之砚,皆石之属,上从晋王廞璧水暖砚,下至清朱彝尊井田砚共二百品,绘图四百六十四幅。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为附录,所载诸砚四十一品,绘图一百零八幅。使当世松花、紫金、驼基、红丝诸砚品及仿制澄泥各种砚品,皆备列,使人目不暇接。书中每砚各图,其正面、侧面、背面,凡奉有御题、御铭、御玺及前人款识印记,全部按体临摹,并详细叙述其尺寸、材质、形制及收藏鉴赏姓名,系说于后。此书内廷所贮二十四册,当时按册为卷,而以原目为首卷,故为二十五卷。现存清钞本二十二卷、《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古书拾遗

    四卷。清林春溥(详见《开卷偶得》)撰。《古书拾遗》是林春溥的一部杂考之作,因古代典籍往往因故散佚,但其零章断句,尚有存者,故搜集残篇遗文,以成此书。全书主要搜集《易》、《书》、《周礼》、《诗》、《竹书

  • 东坡事类

    二十二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梁氏为清文学家,通史学,善诗文,且注意研究西方各国政治情况,著有《夷氛闻记》、《藤花亭诗文集》等

  • 尚书逸汤誓考

    六卷。清徐时栋撰。徐时栋字同叔,浙江鄞县人,道光年间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烟屿楼经学丛书》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认为伐桀的誓词,在今《商书》第一篇,其文首尾完具,没有什么散佚。见诸他说的,是先秦时期人

  • 吟斋笔存

    三卷。清代梅成栋(生卒年不详)撰。梅成栋字树君,天津(今天津市)人。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其中诗词评论占多数篇幅,对乡党诗人,尤其是津门诗,记载十分详尽。此书对了解清代诗词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屏庐丛刻本。

  • 莒州志

    ①二卷。清张文范修,段章纂。张文范字斗衡,辽东宁远人,荫生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莒州知州。段章,郡人。莒州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经兵燹,卷帙漫灭,不可复稽,再修于万历年间邑人刘朴,经明末兵燹,已不

  • 食旧堂丛书

    三十种,八十四卷。清汪大钧编。汪大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为清人著作,多与《聚学轩丛书》、《木犀轩丛书》相同,而择选不如二书精核,如汉郑玄《驳五经异义》一卷,据《问经堂丛

  • 礼记卢氏注

    一卷。汉卢植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中如《檀弓》子游趋而就客位注,应当附属后文夫入门右下,《月令》止狱讼注,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注。《文王世子》小乐正学于大胥赞之注、胥鼓南注,应当并入《王制》。《玉藻》于大夫

  • 勾股图解

    二册。清陈厚耀(1648-1722)撰。陈厚耀,字泗源,号暑峰,江苏泰州人。康熙丙戌(1706)进士,后经李光地推荐,于1708年进京,与梅文鼎之孙梅珏成共同修书于蒙养斋,并常同康熙讨论天文、数学问题

  • 观古阁丛刻

    七种,十二卷。清鲍康编。鲍康字子年,歙县(今属安徽省)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夔州知府。鲍康擅长金石学,尤精钱币之学,是当时著名专家。丛刻收鲍康著作三种,有《观古阁泉说》一卷、《大钱图录》一卷及《观古阁

  • 身易

    一卷。清唐彪撰。彪字翼修,兰溪(今浙江金华)人。彪治河洛先天之学,尚空谈性命,流弊至深。此书名为《身易》,意谓自身之易,自称:“知乎此,体乎此,深造而实诣乎此,则不必玩索河洛,而身内之图书见,不必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