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郯城县志

郯城县志

①十卷。清张三俊修,冯可参纂。张三俊,三韩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郯城县知县。冯可参,福建邵武县人,康熙七年任郯城知县。考《郯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颜若愚,再修于此。其上距旧志已八十余年未修了,文献凋谢,订考无从。张三俊宰郯城县后,十一年(1672)奉檄纂修郡邑全志,而郯城邑自明末兵燹后,载籍散亡。三俊乃聘冯可参总其事。冯可参从郯城知县卸任后,闲居邑中,旁搜逸乘,远稽旧闻,以旧志为蓝本,凡是事迹昔有而今废,或昔无而今有者,详核厘定,增其未备,芟其繁冗,可因者因之,可续者续之,旧志未录者,亦加增补,历时一年新志成。《郯城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此志体例简纯,而内容充实。其中以山川、田地、官师、人物,详述无遗,规模大备。此外,其取旧志十分之六,新增入者十分之四,考其盛衰之由,论其变迁之道,不愧为邑志中的佳构。②十二卷,首一卷。清王植纂修,张金城续修,王恒续纂。王植字槐三,河北深泽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乾隆十二年(1747)任郯城县知县。历任罗定知州、新会知县、郯城知县、邳州知州等职。清代修志家。著述甚丰,著有《崇雅堂集》、《韵学》、《清史纲要》、《四库参注》、《正蒙初义》、《皇极经世书解》、《罗定直隶州志》、《深泽县志》等。其对方志贡献甚大,主张“经载道,史载事,郡国之志,又史之支派”,修志的目的是为保存一方文献,其所载必“核史之实,仿经之意”;方志体例结构应有纲有目,层次清楚,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隐恶”,义例严谨,体裁明备、繁简适当。张金城,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郯城知县。王恒,邑人。王植宰郯县后,见邑志自前令张三俊重修后,又八十条年未续修了。文献散失已久,乃设局修志,搜岁往百,博采群议,笔削取严,纪载求详,历时二年志稿成。但未付梓,王植离任。至二十六年张金城任邑令,检阅王植遗稿,见其起例发凡,分门聚类,皆完备无疵,续入近十年之事,并聘王恒主持其事,复加采辑,重为润饰,遂成新志。《郯城县志》乾隆十四年(1749)修,二十八年(1763)续修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志目分为恭纪巡幸,舆地,编年,建置,食货,秩祀,学校,秩官、选举、人物、艺文。各门下附有诸小目。卷首有序、例言和图象。此志体例仿《春秋》,而与修志体例多不相符。然取材严谨精审,如人物类中忠孝等目,每一条款下,必列其事迹,不摭拾浮言。其尚有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静便斋集

    十卷。清王曾祥(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曾详,字麟征,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末诸生。与厉鹗、金农相唱和。本集前五卷是诗,后五卷皆杂文。“静便斋”取自谢灵运“还得静者便”句,由此而命名。卷前有雷鋐

  • 别本满汉三经成语

    五卷。不著撰人姓名。只有抄本,而无刊本。书面有“诗农”二字小印。可能为撰者或藏书者的雅号。明铎有《满苏经书成语》,所辑成语自《书经》、《易经》、《诗经》。此书取别本三经成语,系旧抄巾箱小本,共五卷。书

  • 效颦集

    三卷。明赵弼(约1445年前后在世)撰。赵弼,字辅之,号雪航,南平人。曾任汉阳儒学教谕。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亦不详。弼博学多识,尤精于易。著有《效颦集》三卷和《雪航肤见》十卷,并传于世。《效颦集》系仿宋

  • 书经参义

    六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撰。兆锡认为,蔡沈尊朱熹之嘱作《书集传》六卷,但因朱子早亡,该书未经其一一是正者颇多,故著《书经参义》以纠正蔡传之误。其所纠正,计有经文错互篇简者二条,错分段落者

  • 春秋见心

    不分卷。清蒋绍宗(详见《读诗知柄》)撰。绍宗字諟庐,长白(今山东邹平)人。嘉庆年间主讲梅城书院,道光初移官郴阳。所著有《读诗知柄》二卷、《礼记通解》二卷,与《春秋见心》合刻为《諟庐经说》行于世。该书即

  • 二谷山人集

    不分卷。明侯一元(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一元字舜奉。浙江乐清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见《二谷山人近稿》条。此编首有目录,各按体类编次,不分卷帙。可能出自一元手定,为嘉靖刊本。首册为《奉山侯氏谱》

  • 北梦琐言

    二十卷。宋孙光宪(约900-968)撰。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孙光宪本为农家子,好读书,性嗜藏书,常手自抄写,聚书数千卷。后唐时为陵州判官,旋依荆南高季兴为从事,后劝

  • 怀米山房吉金图

    二卷。清曹奎撰。曹奎(1782-1852),原名载奎,字秋舫,江苏吴县人。曹奎系吴门富家,自幼嗜好金石文字,所藏殷周彝器逾百。家住盘门外,筑金石窝,专藏鼎彝盘尊等古器。又好大理石,壁间所陈山水人物鸟兽

  • 厚庄文抄

    三卷。《诗抄》二卷。刘绍宽(1867-1942)撰。刘绍宽,浙江平阴人,字次饶,号厚庄,光绪间贡生,曾任龙湖书院山长,总纂《平阳县志》。刘厚庄治经不分汉宋诸子,不辟佛老,以明体达用为务。文章不效时人,

  • 一贯问答

    一卷。清陈瑚(1613-1675)撰。瑚字言夏,号确庵,江苏太仓人。著有《圣学入门》、《蔚村解说》、《社学事宜》、《开江筑图书》、《菊窗随笔》、《荒政全书》、《周易传义参》、《讲学全规》、《求道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