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逸语

逸语

八卷。明贺隆撰。隆字汝隆,别号逸庵,浙江永嘉人。贺氏爱好典籍,以其心得撰为此书,弘治年间由其子贺倍刊行。作者自序称,黄钟为万事之本根:黄钟为十二律之始,而十二律又所以调阴阳,制声乐;其他如度量权衡亦由此出;天体日月之行度不离数学,数学则莫不本于黄钟长短之诸数。书中首载龙马出河、两仪生四象、八卦及十二律吕、阴阳相生诸图说,其次各卷所论皆依据蔡元定的《律吕新书》,分举要端,予以诠解。今存明刊本。

猜你喜欢

  • 古乐经传

    ①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至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录甚多,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离骚经注》、《二程遗书》、《

  • 畅园遗稿

    十卷。清张迈(生卒年不详)撰。张迈,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诸生,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在世。曾为浙江布政使许应嵘、宁绍道台吴引孙、台州知府徐承礼幕宾。张迈爱天台山风景秀丽,买宅卜居,耕读自给,然胸中浩然常

  • 书法雅言

    一卷。明项穆撰。项穆生卒年不详。王稚登为其作小传,称其初名德枝,郡大夫徐公改其名为项纯。后又更名为项穆,字德纯,号贞元,亦号无称子。项穆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项元汴之子。项元汴是鉴藏书画的名家,名甲

  •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三卷。李琪(生卒不详)撰。李琪字孟(梦)开,亦字开伯,号竹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曾任国子司业。此书以诸国为纲,而以其国之事见于《春秋》者类编为目,前有序,后有论断。第

  • 仲氏易

    十三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又称初晴,又因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起初,奇龄之兄锡龄精通《周易》,但未著书

  • 过云楼法帖

    八卷。清顾文彬辑。光绪九年(1883)刻成。所收从唐代智永至明代董其昌。智永《千字文》为董其昌所藏,后归冯伯衡。缺“龙师火帝”以上数行。与薛绍彭西安刻本不同,其书气韵古质,非唐后人笔。古书迹失名者多,

  • 文说

    一卷。元陈绎曾撰。陈绎曾,字伯敷,处州(今属浙江)人,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举进士,口吃而精敏异常,官至国子学助教。诸经注疏与陈旅齐名。善真草篆书。著有《文筌》、《行文小谱》等。是书为有关文章理论的

  • 针灸聚英

    四卷。明高武(详见《针灸节要》)撰。高氏为确定经络穴位,探索针灸渊源和要旨,参考《内经》、《难经》、《铜人》、《明堂灸法》以及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此书。凡各书与《内经》、《难经》相同异者,则取其

  • 河渠备征

    不分卷。傅云龙撰。傅云龙,德清人。官隶候补道。所著有《实学文导》、《续汇刻书目》以及纂喜庐丛书等。《河渠备征》傅氏钞本。不分卷,主要考证河道源流、脉络区域及各府州县有淀无淀。其引《畿辅安澜志》,记东西

  • 周易句读

    四卷。清周世金撰。世金有《易解拾遗》,已著录,生平事迹可详参。此书其例于每一句读各旁注句字读字,系辞以下则仅以黑白圈分章段。此书于蒙学多所俾益。卷首有欧阳厚均序,称此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尚无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