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选印宛委别藏

选印宛委别藏

四十种,四百三十卷。清阮元(详见《宛委别藏》)编,故宫博物院选辑刊印。阮元所进《宛委别藏》存于故宫养心殿,共一百六十种,嘉庆以来百余年陆续刊印,已十刊八九。故宫博物院择其未刊者四十种而成此编,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行世,使海内秘籍得以流传于民间。四十种书为:元涂溍生撰《周易经疑》,明孙鼎撰《新编诗义集说》,元龚端礼撰《五服图解》,宋张洽撰《春秋集传》,宋张文伯撰《九经疑难》(残),宋杜从古撰《集篆古文韵海》,元杨钧撰《增广钟鼎篆韵》,宋留正等撰《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元徐东撰《运使复斋郭公言行录》,宋李俊甫撰《莆阳比事》,宋陈文中撰《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宋朱佐撰《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宋邢执礼撰《大宋宝祐四年丙辰岁会天万年具注历》,明朱载堉撰《嘉量算经》,宋杨维德等撰《遁甲符应经》,宋俞琰撰《书斋夜话》,元叶留撰元陈相注《为政善报事类》,宋胡元质撰《左氏摘奇》,宋钱讽撰《回溪先生史韵》,元佚名撰《群书通要》,元梁寅撰《策要》,元王撰《群书类编故事》,宋孔平仲撰《续世说》,唐释慧祥、宋释延一、宋张商英等撰《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宋徐侨撰《毅斋诗集别录》,宋汪炎昶撰《古逸民先生集》,元方回撰《桐江集》,元朱思本撰《贞一斋文·诗稿》,元马玉麟撰《东皋先生诗集》,元王沂撰《王徵士诗》,明蒋主忠撰《慎斋集》,宋赵孟奎辑《分门纂类唐歌诗》(残),宋陈鉴辑《东汉文鉴》,元谭金孙辑《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前集》,宋刘瑄辑《诗苑众芳》,元蒋易辑《元风雅》,元佚名辑《青云梯》,元徐东辑《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录》,宋郑起潜撰《声律关键》,宋赵闻礼辑《阳春白雪》。丛书涉类广泛,有很多罕见版本,具有相当价值。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镫窗丛录

    五卷。清代吴翌凤(生卒年不详)撰。吴翌凤字伊仲,号枚庵,吴县(今江苏东南部)人。嘉庆生员,好学,精于诗,著有《吴梅村诗集笺注》、《与稽楼丛稿》、《唐诗选》、《怀旧集》等书。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没有一定体

  • 蕉园文集

    七卷。诗二卷。清熊国均(生卒年未详)撰。熊国均,字秉揆,湖南长沙人。乾隆间贡生。集中第二卷《复刘侯论文书》,有“承示《斯馨堂集》”之语,知国均为刘暐泽之友,暐泽文虽不足成家,尚觉文从字顺。熊国均文亦时

  • 江东十考

    一卷。宋李道传撰。李道传字贯之,李舜臣之子。庆元二年(1196)进士,调利州司户参军,徙蓬州教授。开禧中,吴曦叛。李道传抗节不挠,进官二等。嘉定初,召为太学博士,迁太常博士兼沂王府小学教授。直言奏事,

  • 四书读

    十卷。明陈际泰撰。陈际泰详《易经说意》条。该书诠解四书大意,议论风发,颇似论体,而不似解经之书。《四库提要》称“其议论骏发,视章世纯《留书》过之,而不及世纯《留书》时有精义”。世纯即章世纯,有《四书留

  • 大臣谱

    十六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景文字梦章,一字质公,号思仁,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景文殉难。入清后赐谥文忠。该书是一部传记

  • 东汉书刊误

    四卷。宋刘攽(1023-1089)撰。刘攽,字贡父,庆历间进士,熙宁初,知太常礼院,元祐初,召拜中书舍人。享年六十七岁。《宋史·艺文志》记载,刘攽《汉书刊误》四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刘攽《东汉

  • 三坟

    无卷数。明范钦订。范钦字尧卿,一字安卿,号东明,嘉靖时人,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三坟》一名见于《春秋左传》及伪孔安国《尚书序》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不录。据刘熙《释名》、

  • 赵浚谷集

    十六卷。明赵时春(1509-1567)撰。赵时春,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今属甘肃)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庶吉士,历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著有《平凉府志》、《浚谷集》。是集凡十六卷,其中文十卷

  • 经史百家简编

    二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在编辑《经史百家

  • 正部论

    一卷。汉王逸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逸字叔师,后汉宜阳人。顺帝时侍中。著《楚辞章句》及《赋诔书论杂文》,共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为儒家。梁有王逸《正部论》八卷,失传。马总《意林》载《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