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资江耆旧集

资江耆旧集

六十卷。清邓显鹤(1777-1847)辑。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湖南新化人。嘉庆举人,官宁乡训导。博览群书,有楚南文献者之称。纂《沅江耆旧集》,搜刻《蔡忠烈侯遗集》、《船山遗书》,著有《南村草堂诗文钞》。此集原名为《邵州耆旧集》。所录上自明代下至清道光间,资江流域(湖南四大水系之一)“贤士大夫,布衣野老,仕女闺秀,方外,凡有诗可采者”(《自序》)之作,都为一编。共录四百四十一人诗四千四百三十四首(其中有目无诗者十四人,石刻无名氏一首),末附《资江盛事》一卷,录诗十八首,文十二篇。大致以清代宝庆府及长沙安化、益阳、湘阴、常德四县为限。集中编次以资江上下游为序;诗人以其科第高低,依次排列,其余布衣野老,骚人韵士等则按年代顺序编排。并仿元遗山《中州集》之例,附小传于人名之后,凡生平佚事皆录之;目的是“以诗存人,亦以人存诗,以备一方掌故”(《凡例》)。此集考证详实,资料丰富,是研究资江地方史不可忽略的参考材料。另有《沅江耆旧集》,可互为表里。此书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0)金陵节署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春秋四传刈实

    十二卷。清徐锡禧撰。锡禧,奉新(今江西奉新)人。该书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加以综合,进行折衷,删除繁文,力求简明。有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 春秋左传地名录

    二卷。明刘诚撰。刘诚字伯宗,贵池(今安徽贵池)人。贡生。崇祯中任江西布政使,张秉文保举州牧,辞不就。该书以十二公时间为顺序,前列国名,后列地名,地名之下各有注,少则一、二字,多则六、七字,都为随手别录

  • 六书正义

    十二卷。明吴元满(生卒年不详)撰。元满字敬甫,歙县(今属安徽)人,万历中(1573-1619)布衣。专注于字学,著有《六书正义》、《六书总要》、《六书溯原直音》、《谐声指南》等。此书略仿《六书故》,分

  • 善本书室藏书志

    四十卷,附录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丁氏曾于“八千卷楼”之外另辟“善本书室”专收宋元刊本,达二百余种,明精刊、旧佳钞、稿本、秘本达二千余种。此

  • 方圆阐幽

    一卷。清李善兰(1811-1882)撰。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他自幼聪颖好算,十岁读《九章》,无师自通,以后又学《几何原本》前六卷、《测圆海镜》和戴震的《勾股割圆记》,颇有所得,他说:“善

  • 遗山诗集

    二十卷。金元好问(1190-1257)撰。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其先出于北魏拓跋氏。北魏亡后,其一支落藉河南,后迁山西。定兴五年(1221)进士及第,但未赴选。金哀宗正

  • 学古编

    一卷。元吾丘衍(生平详见《周秦刻石释音》)撰。此书为篆刻印章技法之书。首列三十五举,详论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次为合用文籍品目,一是小篆品,二是钟鼎品,三是古文品,四是碑刻品,五是器品,六是辨谬品,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四十卷。徐兢撰。徐兢(1091-1153)。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人。宋宣和六年(1124),以国信使提辖官,奉使高丽。在高丽月余,就其见闻著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归朝后呈于上

  • 论语栾氏释疑

    一卷。晋栾肇撰。清马国翰辑。肇字永初太山。官至尚书郎。《隋书·经籍志》载晋栾肇撰《论语释疑》十卷、《论语驳序》二卷。现已亡佚。《经典释文·叙录》载栾肇《论语释疑》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

  • 金匮要略论注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