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谢程山集

谢程山集

十八卷。清谢文洊(1615-1681)撰。谢文洊,字秋水,号约斋、程山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清兵入关后,丢弃功名,入广昌香山,一心学禅佛,后又改治程朱理学,主张为学之要在于“畏天命”,宣扬圣人一生战竞惕厉,无非畏天命之心法。其文多围绕“畏天命”的思想展开论说,提倡为人做事当以“畏天命”为旨。极力推崇《大学》、《中庸》,著有《大学中庸切己录》二卷。谢文洊平生以讲学为主,亦擅诗词,诗风质朴无华,情真意切,多表现在外族入侵下,社会动荡,空有报国之心而无能为力的愤慨,也有感叹自己身处乱世,命运多乖,虽胸怀锦绣却一事无成的诗章。《谢程山集》初为目录三卷,《讲易义》三卷,书简三卷,为其门人甘京、黄采所编。乾隆十年(1745),其孙谢鸣谦与涂登、陈道重新收集杂文遗稿,编成文集十八卷。卷一至卷三为目录,卷四至卷六为《讲易义》,卷七为“教条”、“会语”,卷八为论说文,卷九至卷十二为书简,卷十三至卷十六为序记杂著,卷十七为传状碑志,卷十八为诗。道光三十年(1850)谢昌贤等刊《谢程山先生全集》,收入此集,卷首附谢文洊传,范承勋、张伯行、陈道、甘京序,及谢鸣谦、谭祖同跋。谢文洊另有《易学绪言》二卷、《风雅伦音》二卷等。

猜你喜欢

  • 借月山房汇钞

    十六集,一百三十五种,二百八十三卷。清张海鹏(详见《学津讨原》)编辑。张海鹏既辑《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后,又于嘉庆十七年刻成本书,专收明清两朝撰述,与前二书收辑范围不同,包括经说、杂史、传记、诸子

  • 本草述

    三十二卷。明刘若金(生卒年不详)撰。刘若金,字云密,潜江(今属湖北省)人。天启乙丑(1625)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崇祯中乞病归里,隐居志医。此书成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作者广集诸家之说,加上自

  • 春秋序题

    不分卷。明陈奇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奇猷字勇石,明河南杞县(今河南杞县)人。该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及各家书志。现存抄本,不分卷,共十册,钞本细字,白纸蓝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书法

  • 问奇典注

    六卷。清唐英撰。唐英字俊公,沈阳人,官九江关监督。唐氏以明张氏(位)《问奇集》、李氏《问奇一览》所列骈字略而未详,且多讹误,因搜辑群书,于骈字下备注出典,并载出处,删讹补阙,又以己见折衷而成是书。卷五

  • 诸臣奏议

    一百五十卷。赵汝愚编。赵汝愚(1140一1196),南宋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字子直。宋宗室,乾道(1165-1173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寻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1190-1194)初

  • 金匮要略心典

    见《金匮心典》。

  • 安得长者言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安得长者言”,本是《汉书·龚遂传》中语,陈继儒取其以为所著书之名。书首陈继儒序中称:“余少从四方名贤游,有闻辄掌录之,已复死心茅茨之下,霜降水落,时弋一、二

  • 孟子列传纂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林氏在明清学者考订孟子的基础上,以《竹书纪年》所载资料为主,仿司马迁《史记》采用《论语》中资料之例,将《孟子》内外篇有关材料,参考诸说,编次成此书。可与林氏所

  • 神器谱

    五卷。明赵士桢(1554-?)撰。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今属浙江)人。累官文华殿中书舍人。喜谈兵,精于火器研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赵士桢东嘉神器谱四卷”,即为此书。今存赵氏《神器谱续》

  •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