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举例

说文举例

①一卷。清陈瑑(生卒年不详)撰。陈瑑字聘侯,一字小莲,又字恬生,自署六九学人,嘉定(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少受业于段玉裁门下,精习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著述尚有《说文引经考证》、《说文引经互异说》、《六九斋撰述稿》等。父诗庭为钱大昕入室弟子,曾对他说钱氏云“《说文》有举一反三之例,有连上篆文句读之例”,便因之进而探求《说文》条例,撰为此编。共有二十目:(1)举一反三之例,(2)连上篆文句读之例(以上二目承钱氏之说),(3)解字中存古文而不列重文之例,(4)以形为声之例,(5)称经有前后互异之例,(6)有读若之字或取转声之例,(7)称经有不显著书名之例,(8)称经有以经文证字义而所称经并非其字之例,(9)称经有取经师说之例,(10)所有异文皆经典正文之例,(11)分部有兼形声会意之例,(12)分部有非某之属虽从某而分归诸部之例,(13)分部有不以省文之例,(14)有两部并收文异义同之例,(15)有用纬书说之例,(16)本有之字而世俗借为他用者,(17)本有之字与今俗字俗音义不异者,(18)所有字不见于正文者,(19)有误称经文者,(20)分部有有母无子之例。所列条目虽多,均不能与钱氏两条相比,价值不大。今有《许学丛刻》本,刊于光绪十三年(1887)。②七卷。近代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曾为张之洞幕客。著作尚有《说文解字辨证》、《石遗室诗话》、《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等。是书系研究《说文》条例的著作。陈氏以为研究《说文条例》的著作,自宋郑樵《通志·六书略》至清王筠《说文释例》,虽益精密,但太烦琐,因撰是书力求简明。所举之例依次是:六书之例、合古籀之例、引经之例、读若之例、通人说之例、方言例、同意之例、部居之例、古今字之例、列字次第之例,阙字之例、说解之例。每例之下复列子目,颇浅明而便于初学。然而犹嫌门类过繁,彼此混淆。如“象形而不言象形例”,举“舛”字《说文》谓“从夕相背”,不言象形,并断为“实象对卧形”,按此以《说文》例之,从两形者当为会意,不得称象形,此乃象形与会意相混,二者界限不明。是书有其家刊本。

猜你喜欢

  • 北游录

    六册。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诸生,终生未仕。好审古今治乱,熟于历代典故,立志编撰明史。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编明代

  • 满洲御选古文渊鉴

    六十四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徐乾学等编注。清圣祖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第三子。1661-1722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此编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宋末,用宋儒真德秀

  • 石埭县志

    ①八卷,明黄蓥修,冯光浙等纂。黄蓥,江西赣县人,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来任石埭县知县。冯光浙,石埭县司教。石埭县志自明弘治四年修后,已五十余年未经纂辑,且旧志历时既久,亦复残缺,无可稽考,黄

  • 乡党考

    一卷。清黄守儛撰。守字云石。福建三山人,乾隆进士,官至余杭知县。是书共二十六条。并绘图十四弁于首,有朱仕琇、孟超然二序与守儛的自序。是书搜采很富,虽不如江永的《乡党图考》精密,但剪裁颇费苦心,便于览者

  • 今文尚书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道光时人,生卒年不详,字词溪,号竹吾,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清代学者。他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共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较好的为经部诸书,此《今

  • 易传辨异

    四卷。清翟均廉撰。翟均廉(约1736-1805),字春沚,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舍人。该书所考,自汉至元诸家《易传》注之源流、得失,共114条,多取朱彝尊《经义考》之文而排比联贯。此

  • 肃宁县志

    ①二卷。明成性纂修。成性,山东沂水人,万历二十六年任肃宁县知县。此志为肃宁县第一部方志。万历二十七年(1599)刻本为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宫室志、风土志、财赋志、典礼志、武备志、宦迹志、人物志、选

  • 本朝名媛诗钞

    六卷。清胡孝思辑。胡孝思,字抱一,平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是集为清代妇女诗歌总集。选录清代前期的妇女诗歌,计入选作家五十七人,诗三百余首,凡六卷。卷二为五言古诗,卷二为七言古诗,卷三为五言律

  • 蟾仙解老

    见葛长庚《道德宝章》。

  • 解颐新语

    八卷。明皇甫汸(1497-1582)撰。其生平详见《百泉子续论》辞目。是编皆为其说诗之语,分为“叙论”、“述事”、“考证”、“诠藻”、“矜赏”、“遗误”、“讥评”、“杂记”等八门。自称匡鼎说诗,人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