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归

诗归

五十一卷。明钟惺、谭元春同编。钟惺(1574-1629)字伯敬,号退谷。竟陵(湖北天门)人。竟陵派领袖人物。著有《诗经图史合考》等。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亦为竟陵人。钟惺友。著有《岳归堂诗集》。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共选诗三千三百余首。钟惺《序》称:“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选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以是可知其书综旨。顾炎武《日知录》曰:近日盛行《诗归》一书,尤为妄诞。魏文帝《短歌行》,长吟永叹,思我圣考。圣考谓其父为武帝,改为圣老,评之曰圣老字奇。《旧唐书》载李泌对肃宗言,天后有四子。长曰太子宏,天后方图称制,乃鸩杀之,以雍王贤为太子。贤自知不免,与二弟日侍父母之侧,不敢明言。乃作黄台瓜词,使乐工歌之。其词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其言四摘者,以况四子。以为非四所能尽,改为摘绝。(按高棅《唐诗品汇》载此诗,已作摘绝,则非惺之所改,然惺因仍误本,是亦其失,故仍存炎武之说,)此皆不考古而肆臆之说,岂非小人而无忌惮者。朱彝尊《诗话》谓是书乃其乡人托名,恐怕未必如此。《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猜你喜欢

  • 湘绮楼诗集

    十四卷。《诗别集》三卷。清王闿运撰。王闿运生平详见《湘绮楼文集》(辞目)。王闿运论诗,先唐人近体,次六朝,殿以诗经评语。《湘绮楼诗集》按年编次,分为十四卷,起自道光二十九年,迄于光绪三十二年(即:18

  • 渔具咏

    一卷。唐陆龟蒙(?——约881)撰。《渔具咏》对当时出现并使用的与捕鱼相关的各种工具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充分重视它们的实际使用价值。《续四库全书提要》称:“盖龟蒙以浮家泛宅,逐水而居。此渔具咏,乃择

  • 唐句分韵初集

    四卷,二集 四卷,续集 二卷,四集 五卷。清马翰(生卒年不详)撰。马翰字炎洲,顺天(今北京)人。其书收唐人诗句,分一百零七韵编次而成。初集,二集,兼取五言和七言。续集和四集只取七言。

  • 宿迁县志

    十九卷。清李德溥修,方骏谟纂。李德溥,字伯泉,号湘浦,河南监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同治四年进士,九年知宿迁县事,十一年复任。著有《蛾木斋诗文集》、《宦海一勺》等。方骏谟,字元徵,一字耐余,清

  • 樗茧谱

    一卷。清郑珍(1805-1864)撰。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人。乾隆年间,郑珍家乡的地方官从外地引进山蚕种,在当地推广养蚕,效果颇佳。郑珍了解了整个推广过程,著成《樗茧谱

  • 游金牛山记

    一卷。清潘耒撰。潘耒,参见《游南岳记》条。潘耒游至龙阳,闻县令余若山言金牛山之胜,欣然前往。山在县南,距六十里地。金牛本古名道场,形势雄伟轩豁,为历代祖庭,但已芜废百年,僧迹几绝。当时住持鹤岩,二十七

  • 人体图说

    二卷。意大利罗雅谷(1590-1638)译。罗雅谷又作罗雅各,又名罗雅克,号味韶。意大利耶稣会士。1622年来华到澳门,1624年同高一甫神甫到陕西传教,五、六年后,应徐光启召,与同会汤若望等同入京,

  •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 清源文献

    十二卷。明何炯(生卒年不详)编。何炯,福建晋江人。官靖江县(今江苏扬州)教谕。是集成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凡十二卷。前列爵里一卷。首曰寓贤,凡侨寓于泉者,自唐秦系自元王翰十二人

  • 通诂

    二卷。清李调元撰。调元生平见“奇字名”。是编前有自序,其述是编缘起云:例仿《尔雅》,义取《释名》,立言必简而该,疏注必雅而典。好学者或偶而失之,善忘者可俯而拾也。篇分二十,卷厘上下。虽小学要必归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