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言馨草堂诗集

言馨草堂诗集

三卷。易翰鼎(生卒年未详)撰。易翰鼎字寿梓,湖南湘阴人。清末诸生。入民国后卒,年八十余。翰鼎喜读宋儒书,尤留心经世之学。此诗集三卷,为民国十七年(1928)翰鼎外孙浏阳刘豫璇兄弟排印传世。卷首有黄世崇《序》称,“诗有不学而能者,诗之纯乎性情者也。有非不学所能为者,诗之泽以学问而益以正其性情者也。翰鼎能为纯乎性情之诗”。今观全卷,虽间信手拈来、邻于俚俗之作,而如卷一《舟中望月》、《客中梦后见月》、《寄怀钟荷训》、《长沙山中修高祖》、《耕南公墓》、《遇雪感怀》,卷二《故人客死吴中垂三十年》、《一女贫而寡》、《壬辰秋忽患心疾》、《亲党为乞助药资》、《凄然有作百夫长》、《飞轮行为吴中丞作》、《题画》、《元旦题壁》诸篇,大抵性情真切,不作浮词,知世崇所称可信实。惟三卷中首二卷标题《诗选》,为同治元年(1862)至民国十七年(1928)之诗。第三卷标题《诗存》,为同治三年(1864)至民国十四年(1925)之诗,区分意旨何在,易翰鼎自序及其弟炳仑序,子甲鹏跋,皆未明言。以意推之,《诗选》也许为较工之篇什,《诗存》则选录之余。有民国十七年(1928)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勿庵历算书记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小儿药证直诀

    ① 见《钱氏小儿药证直诀》。②见《保赤汇编》。

  • 临文便览校误

    二卷。清张启泰编,陈倬校误。参见《临文便览》条。陈氏《校误》撰于光绪元年(1875),置于卷末,上卷校正《韵辨》,下卷校正《字学举隅》,为本书其他版本所不具。是书有同治光绪朝翰苑分书精刻本。

  • 四传管窥

    三十二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星徽字北拱,温陵(今福建泉州)人。该书前有作者自序,知该书作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共三十二卷,其中《左传》十六卷,《国语》四卷,《公羊传》六卷,《穀

  • 絸斋诗谈

    八卷。清张谦宜(1639?-1720)撰。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胶州(今属山东)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少落拓,工诗歌,著有《絸斋诗选》、《絸斋诗谈》、《絸斋论文》等。《絸斋诗谈》前三卷为

  • 易传辨异

    四卷。清翟均廉撰。翟均廉(约1736-1805),字春沚,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舍人。该书所考,自汉至元诸家《易传》注之源流、得失,共114条,多取朱彝尊《经义考》之文而排比联贯。此

  • 河东集

    十五卷。宋柳开(947-1000)撰。柳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正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973)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柳开年少时仰慕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宋朝变偶丽为古文,自柳开始。但其文

  • 六科准绳

    见《证治准绳》。

  • 明名臣琬炎录

    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徐紘(生卒不详)撰。徐纮,字朝文,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弘治年间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史。《明名臣琬炎录》系仿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以记载明洪武到弘治九朝诸臣事

  • 侍讲杂记

    见《吕氏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