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游补

西游补

十六回。明董说(1620-1686)撰。董说字若雨,明亡后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和反清志士有联系,曾参加复社,系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也曾从黄道周学《易》。据《乾隆乌程县志》记载。他“少补弟子员,长工古文词,江左名士争相倾倒”,他学识渊博,“天文象数、经史文字、医学历法、音律诗歌、佛老之学,无不精求。”一生著述极多,如《易发》、《七国史》、《丰草庵杂著》等多达百余种,可惜流传下来的仅有几部。在他的著述中,最有价值并使之成名的,便是二十一岁时撰写的《西游补》。《西游补》是一部想象瑰丽、风格独特的神魔小说,全书共十六回。所谓“补”,是欲插入《西游记》第六十一回与六十二回之间,实则作者写小说的意图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为补《西游记》而作。小说主要叙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后,被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在虚幻的世界中,见到了古今之事,忽化美女,忽化阎王,变化莫测,最后在虚空主人的呼唤下始醒悟过来。作者借孙悟空等形象和幻象情节,刻画种种社会世相,以委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和嘲讽现实。小说贬斥了醉生梦死、奢侈享乐的“风流天子”生活;描绘了热衷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的种种丑态;概括了科举制度下失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对于那些变节投降、置国家人民命运于不顾的官僚深恶痛绝,“阎罗王审秦桧”描写最为生动。虽为神话小说,但颇具现实主义精神。小说艺术上想象丰富,造境新奇,语言生动,讽刺辛辣,并具有幽默诙谐的特色。作品否定人生的“虚空作主人,物我皆为客”的佛教虚无观念是其糟粕,其版本有明崇祯间刊本、空青室刊大字本、清光绪年间申报馆排印本等。1955年文学古籍刊社据崇祯刊本影印出版。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崇祯本标点整理出版。

猜你喜欢

  • 孔丛子

    三卷。别名《连丛》。旧题秦末儒生孔鲋撰,其生卒年不详。孔鲋字子鱼。《汉书·艺文志》作孔甲,或曰甲为鲋字。孔子八世孙。魏相子顺之子。秦并六国,召鲋为鲁国文通君少傅。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议令焚书,孔鲋怕

  • 新世弘勋

    二十二回。题“蓬蒿子编”,作者真实姓氏无考。书成于清初,长篇小说,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事,终于清朝立国。该书以《剿闯通俗小说》为底本,增益首尾,重新加工而成。因其时已是清朝,故该书不再称满

  • 典训

    见《典语》。

  • 秋兴

    鼓角边城暮,关河古塞秋。渊明方止酒,王粲亦登楼。摇荡伤残岁,栖迟忆故丘。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 天岳山馆文钞

    四十卷。清李元度(1821-1887)撰。李元度字次青,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号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道光十九与二十年间(1839-1840)就读于岳麓书院。其时邓湘皋辑《沅湘耆旧诗》,李氏虽“未

  • 说文辨疑

    一卷。清顾广圻(1770-1839)撰。广圻字千里,号涧薲,自号思适居士,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间诸生,从江声游。学问广博,尤精校勘,黄丕烈、孙星衍、秦恩复、胡克家、张敦仁等所刻书,都由他校刊,并

  • 四书人物类典串珠

    四十卷。清臧志仁编辑。志仁字訒斋,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是书前有自序,凡四书中人与物无不具备,分门别类,为目六百七十余条。所采尽秦汉以前书,名为“串珠”,因有层次脉缕,或上贯某人之辞,或上贯某书之

  • 骈隶

    一卷。清俞樾撰。参见《群经平议》。是书择取汉碑中文字各以两字相俪者相配成对,如以“五纬”对“三条”,“菰竹”对“空桑”等等,皆巧若合符。此盖为文字消遣而已,《续修四库提要》列入小学类字书之属,欠妥。是

  • 甬东正气集

    四卷。清董琅(生卒年不详)编辑。琅字纯斋,浙江鄞县人,该书记明末清初甬东(今舟山岛)洁身殉节及隐遁之士遗文,共得二十一人,文五十二篇,皆从他书搜采而来,随得随编,先后亦无体例。书前有嘉庆十年(1805

  • 霍邱县志

    十卷。清姬之簋修,李瑾纂。姬之簋,雒山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文林郎,康熙八年来任霍邱县知县。霍邱县志,创始于明景泰间,至弘治而再修,至万历二十四年,县令杨其善三修之,迄于康熙初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