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裘文达公集

裘文达公集

二十卷。清裘曰修(1698-1776)撰。裘曰修,字叔度,又字漫士,号渃皋,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礼、刑、工三部尚书。政绩颇卓。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十二卷,奏议一卷,补遗一卷。文集中有赋颂、赋记、序、跋、铭、志、说、论、启、引、传、祭文、行述、墓志铭、传等诸体。多论及国家大政。文集共收文七十九篇。袭曰修不以文章名世,其文平实可读,不为空言。相比之诗论则颇俱卓见。诗作古今体俱备,奉和御制之作,古今难出新意,而曰修则时有隽语。是诗集收诗六百余首,古今体均有。其奏议一卷,收文四十篇。是集卷首有乾隆所赐诗、碑文、祭文等。还有裘曰修之子裘行简等所撰《行述》和于敏中所撰《墓志铭》。裘曰修另著有《热河志》、《太学志》、《西清古鉴》、《秘殿珠林》、《石渠宝芨》、《钱录》等。该书现存嘉庆七年刻本

猜你喜欢

  • 开建县志

    十卷,清邵龙云纂修。邵龙云,江南监生,康熙三十年(1691)任县丞。旧志创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张冲斗,二十八年县令姚从智续编,未及成书。邵龙云署任,踵而成之,以张志为底本,并据姚志所录,采之

  •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一卷。宋彭耜(详见《道德真经集注》)撰。前人研究《老子》者,有的只重注释不重音读。彭耜认为应该仔细研究老氏之学的一句一读,据其于卷首序所述,“安有辞义之未通,而理道之顿悟?惟览者互考焉。”由此可知,其

  • 广西通志辑要

    十七卷首一卷,清苏宗经、羊复礼、夏敬颐辑。苏宗经,字是程,号文庵,广西玉林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任梧州府学教授、国子监监丞,好读书,著有《读史管见》、《监史精华》、《明史漏约》、《名宦百咏》等

  • 虚谷遗书

    三卷。清代何国材撰。何国材字维楚,江西新城(今属河北)人。全书以维护宣扬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为宗旨,共分四大部分,一是“心学释疑”,以陆九渊的“求放心”学说来论证心学;二是“格物质疑”,以王守仁的

  • 空同子瞽说

    一卷。明苏伯衡(生卒年不详)撰。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今属浙江省)人。本宋苏辙之后裔,因苏辙之子苏迟守婺州,而举家迁往婺州。苏伯衡博洽群籍,精于古文辞。元末贡于乡,洪武初征入礼贤馆,后为国子监学正,以荐

  • 瓦削文字谱

    一卷。文素松撰。文素松,湖南萍乡人,生平不详。著作有:《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碑录》一卷,《瓦削文字谱》一卷等。此书收录瓦削文字影印件120片,并附有释文若干条。“瓦削”这个名称,史籍和著作中很少见到。19

  • 天问补注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本名甡,字初晴,后改名为奇龄,字大可,号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荐举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任明史馆纂修官。后得疾不

  • 企鹤山房文集

    二卷。梅英杰(生卒年未详)撰。梅英杰,湖南宁乡人,字殿芗,清光绪间诸生,卒于民国初年。是书卷首有廖基棫序。序称:“殿芗好学深思,能划弃世俗切之学,专心于古人之文,而于桐城服膺尤笃。为文兢兢以义法自绳,

  • 四书约旨

    十九卷。清任启运撰。任启运详《周易洗心》条。此书是作者就平时与门人讲论之札记加以整理而成,乃为举业而作。书中除阐发义理之外,亦间有考证。

  • 一幅集

    又名《任田经说》十八卷。清项淳(生卒年不详)撰。项淳字芸堂,一字任田,又号岩溪老人,安徽歙县(今歙县)人。乾隆己卯(1759年)进士,授中书,升吏部主事,历九年,告假归乡,力学不出,设教于乡里的青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