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荣昌县志

荣昌县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询之,皆曰兵燹之余,即衣物亦鲜存,更无人藏典籍。遂召耆老,叩以名人胜迹,则均曰幼即逃避远地,都不复记忆。史竭力搜编,历尽艰难,方得以修成邑志一部,兹编为续史志而作。《荣昌县志》乾隆十一年(1746)刻,二十九年(1764)增刻本,共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考。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城池、公署、仓廪、田赋、户口、盐政、驿站、铺递、坛庙、寺观、古迹、山川、关梁、风俗。卷二,职官、选举。卷三,名宦、人物、忠义、孝友、节烈、仙释。卷四,艺文。虽简,叙次乃井然有法。艺文不多,但所载名媛朱怀琼等人诗,均清新可诵。此志尚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增刻本和嘉庆二年(1797)增补重印本刊行于世。② 二十二卷,清施学煌、谢金元修,敖册贤纂。施学煌,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谢金元,字乾初,乐山人,廪贡。敖册贤,邑人。荣昌县志自县令史彰、许元基先后纂修后,同治四年(1865)县令文康重修。兹编则为续文志而作。《荣昌县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此志分门别类与他忐无殊,而更加切实了当,言必有物。通观全书,优点有三:一曰选材精当,不像一些志专载稀奇古怪之事,耸人听闻,滥竽充数。二曰稽查精细,不像一些志山川道里东西互易,科名仕宦则庚甲多误,人物多冒说堪虞,言行又传闻失实。三曰文笔优雅流畅,既不作拘迂之谈,又不为诡激之论,其所蕴固有出于文章之外者,然皆不负前哲。尚有光绪二十年(1894)再增刻本。

猜你喜欢

  • 字学汇海

    四卷。清翰林苑编。是书全称《翰苑初编字学汇海》,为应试土子所必备。卷一为《字学举隅》,卷二为《字学便览》,卷三为《字学举隅续编》,卷四为《敬避字样》、《抬头字样》、《对策条例款式》、《磨勘条例摘要》、

  • 读升庵集

    二十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编。此书收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共二十卷。其去取毫无义例,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两人道自不相同,也未必为之编辑。

  • 列仙通记

    六十卷。清薛大训(生卒年不详)撰。薛大训,字六诂,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撰有《列仙通记》六十卷。《列仙通记》,原名《神仙通鉴》。继刘向《列仙传》之后,曾有葛洪《神仙传》、玉简《疑仙传》等书,记录古来神

  • 清皇室四谱

    四卷。清末民初唐邦治(生卒年不详)辑。邦治丹阳人,该谱为作者在清史馆供职时所编,分帝后、妃、皇子、皇女四编,其生卒年月大都依据《玉牒》,凡有事实可征者,皆具小传。近人张尔田撰《清后妃传》,较此书为详赡

  • 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

    四卷。清瞿中溶撰。瞿中溶,详见《集虎符鱼符考》条。本书卷末,有张钧衡跋。张在跋中说,原稿为160卷。稿成未付印,藏于陆莘农家。后潘文勤借阅,欲为刊行,竟以卷帙太多不果。后陆取回时,舟复洞庭,稿遂没于水

  • 周易摘抄

    五卷。清顾昺撰。顾昺号虚庄,南江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此编是他的三个经解之一,都是节录御纂《周易折中》内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参以李光地的《周易观彖通论》,所以叫“摘抄”。间附顾昺自己的意见,也几

  • 传神秘要

    一卷。清蒋骥撰。蒋骥生卒年不详。字赤霄,号勉斋。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其父蒋衡,字湘帆,后改名振生。以书法名于一时,曾写《十三经》呈乾隆帝,皇上特赐国子监学正。但蒋骥书法不如其父,而特以画名。此书共二

  • 唐鉴偶评

    四卷,清周池撰。周池,字商濂,湖口(今江西省湖口县)人。《唐鉴偶评》一书是因读《通鉴纲目》而评其得失,尤其是对胡寅的《读书管见》中的失误,更有所驳正。此书共分四卷,卷一起高宗上元元年(714),卷三终

  • 舟车初集

    二十卷。清陶季(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陶季初名庵,字季深,复去深称季,晚号括庵。宝应(今属江苏)人。入清放弃举业,专力诗、古文。其平生足迹半天下,诗多在舟车中作,因名“舟车集”。其诗多才锋踔厉,风

  • 程氏说文广义

    十二卷。清程德洽(1712-1750)撰。德洽字学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署名虽与王夫之《说文广义》同,但其体例则有所不同。卷第因宋李焘《说文五音韵谱》,以始东终甲为次,非许书始一终亥之旧,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