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羯鼓录

羯鼓录

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与《唐书》所记相合。此两处所记应该就是此人。只是书中自称其于会昌元年(841)为洛阳令,又称大中四年(850)罢免。《书录解题》又以为作婺州刺史。皆不相符。但是段安节《乐府杂录》称黔师南卓作《羯鼓录》,也与唐志合,段安节是唐代人,其所记必然可靠。书中所记可能是其未作黔帅之前的事。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后录成于大中四年(850)。前录先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唐玄宗以后旧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琭知音事,又附录羯鼓诸宫曲名。凡太簇宫二十三调、太簇商五十调、太簇角十四调,征与羽缺。此外又诸佛曲十调、食曲三十二调,名也多用梵语,以本龟兹、高昌、敕勒、天竺四部所用之故。其中“李琬”一条记《耶婆色鸡》一曲,声尽意不尽,按照其它曲解之,就汉、魏乐府之末有艳之遗法,如《飞来双白鹄》、《塘上行》诸曲篇末文不相属,都是此例。实际是乐工专门授受,尚可得其传;而文士不熟歌法,循文生解,造成穿凿而不能通。此书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此书有《再续百川学海》本、《墨海金壶》本、陈氏《广秘笈》本、守州阁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说郛》本等。

猜你喜欢

  • 泰西人身说概

    二卷。德国邓玉函(1576-1630)译。邓玉函又名特伦茨·扬,字涵濮。德国耶稣会教士。1621年来华,先到澳门,后到嘉定学习汉语文,再到杭州传教。不久便赴北京,主持修正历法。1630年死于北京。著有

  • 明医杂著

    六卷。明王纶(约1460-1537)撰。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省)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湖广,气节高尚。通经济之学,而精于医治,临证医治历有奇迹。王纶医著颇丰,

  • 迎霭笔记

    二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记载了作者游历鄂、蜀的见闻,还记述了有关诗话、药方等方面的内容,较为杂乱。其中药方很多是摘自清代学者陆以《冷庐杂识》一书中,另外此书中还有一些考证与考据,有较大参

  •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

  • 经义杂记

    三十卷,《叙录》一卷。原名《经义杂识》。清臧琳(详见《郑氏六艺论》)撰《经义杂记》三十卷,臧庸(1767-1811)撰《叙录》一卷。此书取杂记汇编的形式,内容精深,见解独到,考证细致,颇受学界重视。清

  • 隶通

    ① 二卷。清钱庆曾(生卒年不详)撰。庆曾字又沂,钱大昕之曾孙,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氏认为,“汉人用字例每多通假,虽紊乎象形会意之原,犹得求依声托事之理。”便取金石刻通假之字,依《说文》分部列为此编

  • 增订春秋世本图谱

    一卷。清徐镇撰。徐镇字筠谷,江阴(今属江苏省)人。该书考订春秋列国世系源流,作成图谱。有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叶廷甲校刊本,水心斋叶氏藏板。

  • 启札渊海

    二卷。不著撰者姓名。开始为四六体式,其次为四六名对,再次为四六警对,再为全篇式,再为时令类。还有起居、神祐、申诉、台照、候问、颂德、叙官、自叙诸式。也是一本俗书。

  • 四书人物类典串珠

    四十卷。清臧志仁编辑。志仁字訒斋,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是书前有自序,凡四书中人与物无不具备,分门别类,为目六百七十余条。所采尽秦汉以前书,名为“串珠”,因有层次脉缕,或上贯某人之辞,或上贯某书之

  •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

    十六卷。清焦映汉、贾棠撰。焦映汉、贾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焦、贾二人于琼州为官时所刻邱浚、海瑞诗文合集。凡十六卷。邱浚《琼台类稿》本七十卷,此集选定十卷;《海瑞集》有自作的稿引,不着卷数,此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