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大义述

群经大义述

一卷。王舟瑶(详见《经学讲义》)撰。此书又题“经学讲义第二编”,盖相对初编而言。全书分篇论说,分为通变、自强、合群、天人、进化、新民、古今、道德、明伦、嫁娶、学校、教育、原儒、礼乐、大同、君民、集议、惩惰、义利、公私、经权、矫制、复仇共二十三目,其中“道德、明伦”又分上下,则共二十五篇。自序称所言多与现世情状相联系,因为六经既为圣人经世之书,那么士子通经,当求经世致用。篇中还引东西学说相印证,认为六经所言是天下公理,公理则中外适宜。其考察时事,以寓针砭,常援古书经义证之,正是“六经皆我注脚”。在“道德篇”,谓国民道德欠进步,一是由于老庄破坏,二是由于陈义太高,三是由于取士不重德行。又谓诸经多言私德,少言公德,并非放弃公德,而是公德必以私德为基础。这些见解甚新。书中亦有不足。如“天人篇”中,说多牵强;“集议篇”,尤嫌附会;“原儒篇”引证不实;“复仇篇”,无所取义。其他篇中,也有驳杂肤泛之言,可谓瑜瑕并陈。《群经大义述》有活字印本。

猜你喜欢

  • 四王合传

    一卷。著者不详。该书记吴三佳、尚可喜诸藩事迹,惟书中所记有极不切实处,且脱误甚多。现有《荆驼逸史》本、《明季裨汇编》本、《扬州十日记》合刻本,而以前本讹字较少。

  • 新学汇编

    四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略论》)、英国李提摩太(详见《格致质学启蒙》)、美国李佳白(1857-1927)撰。上海蔡尔康编辑。李佳白,美国北长老会教士,1882年来华,在山东传教。甲午战争时任伦

  • 各省水道考

    六卷。清汪日撰。汪日,字沧亭,江西乐平人,乾隆三十年进士。四十六秋讲学于羊城粤华书院,暇时则纂辑此书。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印。共六卷。兹篇考订各地水道源流,共计十八省,依次为奉天、直隶、江南、江

  • 贞复堂集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 元祐党人碑考

    一卷。海瑞(1514-1587)撰。海瑞字汝贤,又字应麟,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明著名直臣。由举人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谥忠介。曾上《治安疏》劝谏世宗,被下狱治罪。《明史》本传载其“生平为学,以刚为

  • 历代史论二编

    十卷,明张溥(1602-1641)撰。张溥太仓(今属江苏)人,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号西铭。嗜学成癖,所读书必手抄七遍,名读书处为“七录斋”。崇祯(1628-1644)时举进士,官授庶吉士。崇祯初,又集

  • 唐折冲府考补

    一卷 罗振玉撰。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蕴,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晚清民初著名学者。光绪二十四年(1898)办东文学社,培养日语翻译,介绍西方、日本科学技术,反对康有为、梁启超

  • 尔雅古注斠

    三卷。清叶蕙心撰。蕙心字兰如,江苏甘泉人。父干初,母氏杜,皆负文名。蕙心生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幼承母训,诗文兼擅。及归李祖望为室,祖望精《说文》、《文选》之学,为江淮耆宿,蕙心朝夕薰陶,亦雅好

  • 山公经说辨疑

    七卷。近人曹林撰。曹林字山公,湖北武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没有序例。卷一为《周易》,卷二为《尚书》,卷三为《诗经》,卷四为《周官》,卷五为《仪礼》,卷六为《礼记》,卷七为《春秋》三传。书中参考

  • 字学汇海

    四卷。清翰林苑编。是书全称《翰苑初编字学汇海》,为应试土子所必备。卷一为《字学举隅》,卷二为《字学便览》,卷三为《字学举隅续编》,卷四为《敬避字样》、《抬头字样》、《对策条例款式》、《磨勘条例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