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绎志

绎志

十九卷。清代胡承诺撰。胡承诺字君信,号石庄,竟陵(今属湖北)人。明崇祯举人,入清,隐居诵读。著有《续书说》、《菊佳轩诗集》。此书是作者的札记类论著,卷下分目,计有六十一目,主要内容为泛论儒者“志学、明道、修身、齐家”、帝王任官、行政及制度、史策名言、文章精义、处事养生、宗族伦理等。“中间由圣贤修身立命,以及帝王任官行政,制事治人之措置施为,名臣贤士之所以持躬成业,凡民之所以居尽伦,兼综条贯”,书中议论,大体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本,重于考据,“议论平实,文词尔雅”,析理较为精辟,此书对研究儒学伦理、修齐治平学说有一定参考作用。有道光十七年的顾氏謏闻书屋刊本,同治十一年的浙江书局重刊本。还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观心论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心论》是智劝戒弟子学法归心而作。其用意在于为诸学徒随记而载,对空无所获者令其置文,以此观察学法的用心程度;也是为外诸四众接受佛法,便于传授

  • 立斋闲录

    四卷。明宋端仪(约1496年前后在世)撰。宋端仪,字孔时,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按察佥事。著有《考亭渊源录》等。《立斋闲录》,是杂录明代故事的集本,自太祖洪武元年迄于英宗天顺年,多取材于明人碑志说

  •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

  • 竹岩诗集

    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明柯潜(1423-1473)撰。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士,教习庶吉士,李东阳皆是受业者。

  • 学算笔谈

    十二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学算笔谈》是华蘅芳对数学诸方面的一部介绍评论性著作,也是一部通俗浅近的教科书。前六卷于1882年完成,后又续成六卷,共得十二卷。《学算笔谈》卷一到卷五论算术,卷

  • 金石林时地考

    二卷。明赵均编撰。赵均,字灵均,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其父赵宦光曾编《说文长笺》,并对篆隶书法颇有研究。赵均继承家学,也喜欢搜集金石,并进行考证。本书是取《东观余论》、《宣和书谱》、《金石略》、《墨池

  • 三唐传国编年

    五卷。清吴非撰。非初名筵,字山宾,又字新立,贵池(今属安徽)人。著有《三唐传国编年》、《楚汉帝月表》、《廿一史异同考》等。非撰该书,以后唐继唐,又以南唐续后唐,记四主三姓,皆以唐予之,故曰“三唐传国”

  • 诸葛忠武书

    十卷。杨时伟(生卒不详)撰。杨时伟,时末人。生平事迹及里籍均不详。著有《正韵笺》、《春秋编年举要》等。杨时伟认为王士骥所编《武侯全书》芜杂不精,于是另编《诸葛忠武书》,保存了《武侯全书》中的“连吴、南

  • 枕上语

    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参见《几上语》。

  • 康诰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子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