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绍邵轩丛书七种

绍邵轩丛书七种

十八卷。王树荣(1871-?)撰。王树荣字仁山,晚号戟髯,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毕业于京师法律专门学堂,历任江苏高等审判厅推事,直隶高等审判厅推事、民庭庭长。1915年10月,任山西高等检查厅检查长。后任安徽高等法院首长。著有《刚齐法学丛刻》、《墨守家法》、《相人偶居诗文稿》等。《绍轩丛书七种》汇辑了王树荣研讨《春秋》三传的几部书、《续公羊墨守》、《续穀梁废疾》、《续左氏膏肓》、《公羊何注考订》、《箴箴何篇》、《续公羊墨守附篇》、《续左持平》。为著此书,王氏博取诸家之说,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持论精湛。如王树荣认为:“孔顨轩(广森)说《春秋》意欲沟通三传,崔怀瑾(适)谓其作《公羊通义》,援引《左氏》之事以乱之,是犹凿冰求炭也。吾谓庄方耕(存与)《春秋正辞》,刘申受(逢禄)《公羊解诂笺》,往往栏入《穀梁》义,亦不啻鱼目之混珠。”王氏对孔广森、庄存与等人的批判,说明他坚持何休《公羊》之学,并视之为颠扑不破的真理。王树荣对《左传》列举了六谬:“左氏非编年之史”、“左氏无释经之例”、“左氏有增窜之文”、“左传多乖牾之事”、“左氏多违经之处”、“左氏非传经之传”。另外还提出《国语》为刘歆杂采他书所作,绝不是《左氏外传》;《左传》是刘歆改窜《左氏国语》而成。可见他的这些观点恪守《公羊》家法。王树荣在论述“左氏之伪”和“《国语》非左氏外传”时,不赞同康有为、崔适等人把古文经典一概指斥为“伪经”的看法,可说是别有创见。《绍邵轩丛书七种》目录:王树荣撰《续公羊墨守》三卷、《续穀梁废疾》三卷、《续左氏膏肓》六卷、《公羊何注考订》一卷、《箴箴何篇》一卷、《续公羊墨守附篇》三卷、《读左持平》一卷。有民国年铅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续修汶上县志

    六卷。清闻元炅纂修。闻元炅字紫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汶上知县。闻元炅掌汶上县,以邑志自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粟可仕创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虽山川、城郭依旧,

  •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

    十六卷。清焦映汉、贾棠撰。焦映汉、贾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焦、贾二人于琼州为官时所刻邱浚、海瑞诗文合集。凡十六卷。邱浚《琼台类稿》本七十卷,此集选定十卷;《海瑞集》有自作的稿引,不着卷数,此集定

  • 江南通志

    ① 七十六卷。清于成龙等修,张九征、陈焯纂。于成龙详见河北康熙《畿辅通志》。张九征,字公选,号湘晓,清丹徒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焯,字默公,清桐城人,顺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康熙

  • 瘗鹤铭考

    ①不分卷。明顾元庆撰。顾元庆,详见《云林遗事》条。《瘗鹤铭》为著名的摩崖刻石,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其时代和书者,前人历来辨说纷纭,有以为晋王羲之,有以为梁陶宏景,有以为隋人,也有以为唐王瓒、顾况

  • 青要集

    十二卷。清吕谦恒(1653-1728)撰。谦恒,字天益,又字涧樵。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谦恒曾读书于青要山数十年,因以山名集。其诗作极力摹仿宋诗,疏爽有余,

  • 硕辅宝鉴要览

    四卷。明耿定向(1524-1596)撰。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进士,擢御史,巡按甘肃。为官清正。《明史》本传载其“举劾无所私”,弹劾严嵩党羽吏部尚书吴鹏及其婿会试行私。万历中

  • 伏羲图赞

    二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诸生。投俞大猷麾下,官至蓟镇游击。富于藏书,多著述,尤精音韵之学。该书上卷对奇偶之数,皆以黑白为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皆规

  • 南窗记谈

    一卷。撰者不详。劳格《读书杂识》卷十一考为“徐度撰”。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认为:“徐度所著之《南窗记谈》,原书已亡,后人从他说部中抄取二十条,伪题此名,托之徐度。”又考宋元间说部,如《墨客挥犀》、《

  • 秋水集

    十六卷。清冯如京(约1665前后在世)撰。冯如京,字紫乙,一字秋水,代州(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中拔贡。授永平知府。累迁广东左布政使。著有《秋水集》。是集为冯如京诗文集。凡十六卷,诗八卷,文

  • 徵吾录

    二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郑晓最初撰写《吾学编》,记载明代当时之事,后又缕分条析成《今言》三百四十余条,后来又将《吾学编》、《今言》撮其指要,以成是编。其体例略与纪事本未相近。全书共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