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若溪集》一卷。清任观瀛(约1694前后在世)撰。任观瀛,字子登,一作紫登,安徽萧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陕西临潼道。此二集皆其任浙江长兴知县时所作。《若溪集》以水名名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轶事小说类书,体例仿《世说新语》。焦竑好友在为此书作的序中说:“吾友焦弱侯氏,具绝世资,于书无所不读,乃先得我心。披览之余,自羲轩以及胜国,凡言之可以企踵《世说
十六卷。清王朝渠(生卒年不详)撰。朝渠字揆方,号达诠,江西万年(今万年县)人。乾隆四十四年举人,由大挑选义宁州训导,勤于其职,课士有方,升任直隶宁河县知县,兴利除害,培养人材,有循吏之称。生平植品砥行
①十卷,清陈修,周曰泗纂。陈,陕西鄠县人,进士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安义县知县。按安义县,明正德年间,以建昌五乡分立安义县,清因之。安义县志,自分立县后四十余年,知县高阳以无志为虑,遂慨然以为己
六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记余》等。颜元为学主实用,恶宋儒空谈心性,云朱熹注解经书之功,不敌
清高珩(1611-1695)撰。高珩生平详见《栖云阁诗》(辞目)。是集以诗体分类编次,不分卷数。为写之本,从题记中可知,是高珩之子高之骃、高之驹校订的,大概是未刻全集之前,高珩家人录存之稿。《四库全书
① 十卷。明程正己(约1621年前后在世)撰。程正己,字道先,号澄源,山西长治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以忤阉党削职。后终于兵部侍郎。著有《湛园集》。是集
二卷。《诗集》 二卷。清秦焕(?一1891)撰。秦焕,号文伯,江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授户部主事。曾随贾桢办理团练。同治元年(1862)襄助晏端办理军务,因功加员外郎衔。后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有《经尺》(已著录)。此集为其文集,共四卷。陈祖范以研究经学有名于时,故其文亦多论经、讲学之语。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二卷。宋陈骙(1128-1203)撰。陈骙生平详见《南宋馆阁录》辞目。据《太平御览》引挚虞《文章流别论》称:“文章句法,推本六经,兹其权舆也。”刘知几《史通》特出《摸拟》一篇,于貌同心异、貌异心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