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书通故

礼书通故

一百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生卒年不详,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先后作过分水训导、内阁中书,朝庭特旨升用教授。此书阐发礼学,广采百家,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对前人学说择善而从,足可称“体大思精”。全书自“礼书通故”至“名物通故”分四十七门,又有“礼节图”、“名物图”、“叙目”共五十门类。书首有俞樾序,称其书“究天人之奥,通古今之宜。”李慈铭《桃华圣解庵日记》也称其书“于丧服最留心,故所诂足正前人之失。”三礼历来以郑注为权威,但此书驳斥郑注之处不下百条。如:“《周礼·地官·稍人》“丘乘”注:“乘,读与敶同。”此书则说:《礼记·郊特牲》“丘乘供粢盛”与《稍人》文例相同,无须破读。又如《仪礼·士婚礼》“下达”注:“先使媒氏下通其言。”此书则说:六礼的施行,从天子达于士,因此,首先不列举士,而说“昏礼下达”,不象冠礼自士开始。其次,此书又有前人驳斥郑注而此书又维护郑注的:《礼记·王制》“庶人祭于寝”注:“寝、适寝。”金鹗《礼说》认为“郑不知寝息在室,其堂乃行礼之地。”此书则指出:古代祭荐都在内室,金鹗未通古礼。再其次,此书有因前人申述郑注而未合郑注因之重新申述处:“职内”注:“若今之少内。”此书则指出:职内即少府,贾疏将啬夫当职内不对。此书除围绕郑注解释三礼之外,还有很多自己独有的研究范围:《周礼》经有传文参入,因之有可疑处;《仪礼》古只称为《礼》,今郑注本称《仪礼》,应是东晋人所改;陈邵说戴德删古礼、戴圣删《大戴礼》,都不可信。又论:《檀弓》篇不是伪作,《王制》不是汉代博士作,《月令》不是秦代的,《明堂位》是西周书。《郊特牲》说“朝觐私觌之非礼”与《司仪》合。《杂记》上说:大夫为未作大夫的父母服丧,在礼节上仿照士,这与《中庸》所论不相背。《祭法》所讲天子诸侯大夫的庙制,与各书有差异但实质上相通。凡此种种考订确为精到,有功于经学不小。全书立说十分审慎,如“西南其户”以为此经无确解,待考。读此书需特别注意的是,此书引用前人成说往往不引原文,只引大意,若不对照前人之书,直接根据著者之引文,就会与前人原文不相合。更有综合前人数条注释为一注的尤要留心。传世有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猜你喜欢

  •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 书古文训

    十六卷。宋薛季宣(1125~1173)撰。一说季宣生于1134年。季宣字士龙,又作士隆,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宋人多称薛常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宋代著名学者,薛徽言之子。年十七,即从荆南帅辟

  • 竹懒画媵

    一卷。明李日华(生平见《梅墟先生别录》)撰。此书是李日华收辑自己题画诗之作。题中称“媵”者,是作画题以诗文,如送女而媵以娣侄之意。书中所载题画诗多为七律,如“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人

  • 十家诗钞存四种

    四卷。清戴熙(生卒年未详)编。戴熙字醇士,浙江山阴人。以画名世。《粤集》序云:“予学诗久矣,自以无所获,不敢问世。故世罕知予学诗者。”戴熙视学粤前,世人罕知其亦致力于诗也。此书首尾皆精楷,不知何年所写

  • 王氏六书存微

    八卷。近代王闿运(1833-1916)撰。陈兆奎(生卒年不详)辑存。喻谦(生卒年不详)述微。闿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

  • 疫疹一得

    二卷。清余霖(生卒年不详)撰。余霖字师愚,桐城(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

  • 潞城县志

    ①八卷。清张士浩修,申伯纂。张士浩字配天,泾阳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潞城知县。张士浩掌潞邑时,为政廉惠,尝核减草豆,募垦荒田,且全邑之城池、庙学、桥梁,悉出俸缮葺创修,虽数千金不惜,堪称名宦。

  • 卯洞集

    四卷。明徐珊(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徐珊,号三溪,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官湖南辰州府(今黔阳)同知。著有《卯洞集》。是集凡四卷。卯洞在盘顺中里,介于楚、蜀之间。嘉靖间,徐珊用庙工采木于此处。故积

  • 外科集验方

    二卷。明周文采(详见《医方选要》)撰。作者先撰《医方选要》,以内科为主,此书则以外科为主,广辑古今奇验名方而成。书前有弘治十一年(1498)兴献王序及作者自序。书中首为疮科总论,次分五发痈疽、疔疮、瘰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