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洞遗芳

石洞遗芳

二卷。明郭鈇编。郭鈇,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事迹未详。石洞山在东阳(今属浙江)邑治之南。南宋淳熙间,邑人郭钦止在洞旁建有书院,延师以训子弟。这里的山水名胜,陆游、陈傅良等多有题咏。郭鈇是郭钦止的裔孙。本书系郭鈇取当时诸人碑刻题咏,及志铭、状序、哀挽诸作汇辑而成。郭钦止,字德喧,其学出于张九成,朱熹曾为作墓铭,称其子弟服师儒之训,乡闾识逊弟之方,霍然其变豪杰之窟,焕乎其辟礼义之场,不以渊源之异为嫌,则亦有深取其人者。当时郭氏所作诗文均收入本书,不仅止于郭钦止。而郭氏之以儒显于世,则郭钦止为其宗祖。是书有四库本。

猜你喜欢

  • 大瓢偶笔

    八卷。清杨宾撰、杨霈编。杨宾(1650-1740),字可帅,号耕夫,别号大瓢,又号小铁,浙江山阴人,后就婚吴门遂籍苏州。善属文,精“汉书”、“杜诗”,少能书,工八法,塞外人称杨夫子。当时名重公卿如张英

  • 惠迪丛书

    四种,八卷。明施沛编。施沛字华亭,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丛书汇辑教人修身立行之书,故名《惠迪》,“迪”为启迪之义。收书共四种八卷:《世范》二卷,宋袁采撰;《家范》二卷,宋司马光撰;《厚德录》二卷,宋李元

  • 开天传信记

    一卷。唐郑棨(?-899)撰。郑棨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昭宗光化二年登进士第,累官庐州刺史,迁右散骑常侍。昭宗时擢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棨善诗,多诙谐语,时号“郑五歇后体。”昭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笺

    十四卷。清田潜撰。潜原名吴炤,字伏侯,湖北江陵人。光绪辛丑(1901年)举人,江苏候补道,历充留日学生监督。尚著《二徐说文笺异》。是编首为田氏自序。正文录《慧琳音义》及《希麟音义》所引《说文》,笺其与

  • 读春秋

    二卷。清赵良(详见《读易经》)撰。良著有《肖岩经说》,该书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作者晚年之作。《读春秋》分上下二卷,大抵就他本人平时读经所得,随笔载记,故书中不载经文,也不尽释《春秋》全经,有所见就分别条

  • 眉公见闻录

    四卷。《见闻录》八卷。

  • 罗溪镇志

    八卷。清王树惇修,潘履祥纂。王树惇,字筠庄,河南鹿邑人,举人,清光绪五年知宝山县事。潘履祥,字春生,晚号耐叟,江苏宝山县人,同治元年(1862)举人。《潜研堂集》中,收有《罗店序》文一篇,为里人范翼王

  • 献征录

    一百二十卷。焦竑(1541-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澹园、漪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著名学者。万历十七年(1589)以殿试第一官翰林修撰,因直言时弊,权贵恶之,贬福建宁州同知,后辞归不仕。学宗

  • 新修菏泽县志

    十八卷,之首一卷。清凌寿柏修,叶道源纂。凌寿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监生出身,光绪九年(1884)任候补知府知菏泽县事。叶道源,宿迁人,举人出身。光绪九年,凌寿柏掌菏泽县,下车后检阅邑乘,见菏泽县志

  •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