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东汉贾逵(30-101)撰,清马国翰辑佚。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官至侍中。贾逵父徵,尝从刘歆受《周礼》之学。贾逵既承家学,又从杜子春受学。汉章帝时,奉召作《周礼解诂》,《隋书·
八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约1680-1750),号玉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其为监察御史时,曾巡视台湾。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征纪程》等书。本书系其
四卷,清周池撰。周池,字商濂,湖口(今江西省湖口县)人。《唐鉴偶评》一书是因读《通鉴纲目》而评其得失,尤其是对胡寅的《读书管见》中的失误,更有所驳正。此书共分四卷,卷一起高宗上元元年(714),卷三终
卷。清代释函可(1611-1659)撰。函可,为清代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禅门高僧宗宝道独弟子。因其弘法而罹难,被发配到东北,于今辽宁省鞍山市附近的千山驻足,开法于千山。函可,人称“剩人和尚”,又
二卷。清唐仲冕(?-1827)撰。仲冕字六枳,号陶山,湖南善化县(今湖南省东北部)人。乾隆甲午(1774年)举人,癸丑(1793年)进士,知荆溪县,累官陕西布政使,权巡抚,所至之处有惠政,尤其喜欢修治
二十卷。清臧宪祖修,萧纶锡纂。臧宪祖,辽东广宁人,例监,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旧志始修明永乐间陈时可,后三次续修,今皆不存。顺治四年(1647)都丞吴仕训续修,未及梓而海氛煽乱,康熙十二年
二十四卷。清吴修辑。吴修字思亭,曾刻梁同书之书为《青霞馆帖》。此帖辑清初至乾隆、嘉庆时尺牍六百余家,计七百余通。自有刻尺牍者无有如此帖之美备,聚东南收藏家四十余人之秘笈,阅之十有余年,可谓广博,而当中
四卷。明石珤撰。石珤,字邦彦,号熊峰,蒿城(今属河北)人,生卒年未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珤有《熊峰集》十卷。(已著录)朱彝尊《明诗综》称珤所著集名《恒阳集》
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都(今江苏江都)人。乾隆拔贡生,家贫,侍母至孝,以母竟不与科举,绝意仕进;治经宗汉学,于清代诸儒最佩服顾炎武、阎若璩、梅文鼎、胡渭、惠栋、戴震。治
一卷。旧题宋吕祖谦撰。吕祖谦生平事迹详见《古周易》。此书为摘录诸书而成,共四十五则。前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次十八则全录苏轼杂著及陶潜集,最后二则不知出自何书。卷首有嘉定九年(1216)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