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十卷。旧题明刘基撰。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后应朱元璋聘赴应天(今江苏南京)辅佐朱元璋。明建国后因功封诚意伯,官至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明史》本传称“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史传不载其著兵书事,此书当为他人依托,可无疑也。此书最早著录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百战奇法》一部一册阙”。其后焦竑《国史经籍志》、徐《红雨楼书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均有著录。可知此书在明代名曰《百战奇法》,清雍正后改今名。此书成于何时,其说不一。或谓成于北宋末(张文才《百战奇法浅说》)。或谓成于元代(倪灿辑、卢文弨补录《补辽金元艺文志》)。后说近之。当为元末言兵者以历代兵书立论,参以历代史传战例而成。全书十卷,每卷十战,合为百战,凡三万言。考其书所论不出前代兵书之藩篱,无大可观者。然所析战例至纤至细,多以史实相证,是其一长。计先秦十九例,秦汉三十三例,三国二十例,两晋十例,南北朝九例,隋三例,唐五代十五例。足为研究古代军事战略、战术者参考。是书有明弘治十七年(1054年)《武经总要》附刻本。清咸丰间抄本,军事科学院图书馆有藏。1982年10月长春市古籍书店复制本。今人注译本有韩金坡《百战奇略译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张文才《百战奇法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赵洪顺、韩春恒《百战奇略注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猜你喜欢

  • 经籍异同

    三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本书杂引《五经》经文以证《四书》异同,又引《四书》证其他书籍异同,以其他书籍互证异同,故而名为《经籍异同》。其中《

  • 能改斋漫录

    十八卷。南宋吴曾(生卒年不详)撰。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后历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奉郎、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工部郎中等,后出

  • 诸真玄奥集成

    九卷。明朱载(生平事迹均不详)编。宋元之间以倡仙佛同源而著名者,有石泰、薛氏、陈楠、葛长庚等。究其源,皆出于张伯端、萧廷之、赵友钦。其所言皆《悟真篇》之旨。朱载编此书,也提倡仙佛同源之说。此书又作《诸

  • 六书长笺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 贷园丛书初集

    十二种,四十七卷。清李文藻原辑,周永年重编。李文藻字素伯,号南涧,益都(今山东益都)人。乾隆进士,官桂林府同知,为钱大昕入室弟子。性喜藏书,所藏数万卷,皆亲手雠校。著有《琉璃厂书肆记》及《恩平集》、《

  • 濂洛风雅

    六卷。元金履祥(1232-1303)编。金履祥字吉父,号仁山。浙江兰溪人。著有《尚书表注》等。是书乃至正十六年(1356)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以

  • 李克书

    一卷。周李克(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李”或作“里”,古字通用。李克为魏文侯之相。《汉书·艺文志》载儒家《李克》七篇。佚已久矣。然《文选·魏都赋注》,明引《李克书》三语,最可珍贵;马国翰又从他书

  • 东湖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林有席修,严思浚、林有彬等纂。林有席,字平园,号儒珍,江西分宜人,进士,官东湖知县。严思浚,字潜斋,江西分宜人,进士。林有彬,字竹溪,廪生,林有席之弟。按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东湖古

  • 乐本解说

    二卷。清毛奇龄(1623一1716)撰。奇龄字大可、西河、初晴,萧山(今属浙江)人。一生著书甚丰。是书成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月。其进书原疏称,合三书十三卷,首为《乐本解说》一卷,今此本乃分二卷

  • 诗经古音

    四卷。宋吴棫(约1100-1154)撰。吴棫字才老,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丞,因忤秦桧出泉州通判。据徐蒇《韵补庐》称,棫著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