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瓯北诗钞

瓯北诗钞

二十卷。清赵翼(1727-1814)撰。赵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家居,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他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张“独创”,力反摹拟。所作五七言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某些不满之情。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瓯北诗话》等。赵翼诗初刻全集为五十三卷,晚年乃删存十之三四,手订此集,分体重编,刊行。间附以袁枚、祝德麟、李保泰诸家评语。凡五言古诗四卷、七言古诗四卷、五言律诗二卷、七言律诗八卷、绝句二卷,共二十卷。赵翼诗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其才气横溢,力足以辟易万夫,而刻意生新,不斤斤于格调,精心孤诣,可以直逼古作者堂奥,而自成一家。其诗话中论诗,独攀查慎行。然王士祯之高秀,朱彝尊之深厚,实所未逮。张舟跋称“全集乃随年编次,古今体散布于卷帙中,长篇短章,参差错出,尚难使各体精神,一一显露。不如分体刻之,则一体有一体之工力。承学之士,得易识指归。然按年编次,可以考见其进境,且知造诣之浅深。”张舟所言,未足据为定论。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

猜你喜欢

  • 江汉书院讲义

    十卷。清王心敬撰。王心敬详《丰川易说》条。此书是王心敬在江汉书院讲学时讲论四书之作,由其子王功记录刊行,所以每条皆称“家君曰”。此书原收入《丰川全集》之中,《四库提要》将其择出著录。

  • 吴园易解

    九卷。张根(1061-1120)撰。张根字知常,自号吴园先生。北宋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官至淮南转运使,以朝散大夫终于家。著有《吴园易解》九卷、《宋朝编年》数百卷、《春秋指南》十卷。《吴园易解》,

  • 游龙山记

    一种,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天高气爽,罗泽南偕谢春池、李察庵同往游龙山。时其寄宿洲上,离龙山百里地。龙山在县沿之西南,罗山峙其东,高逾四十里,与岳之祝融

  • 瓶花斋杂录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

  • 济宁州志

    十卷。清廖有恒修,杨通睿等纂。廖有恒,字柴坡,四川谢洪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济宁州知州。考济宁州志,创修于明弘治辛亥。万历己酉,济宁道副使王国桢以该过于简略,决定予以增修。康熙十一年(1

  • 春秋穀梁传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祯(详见《易经音训》)撰。杨国桢鉴于群经烦多,初学者已难以遍读,再加上各家注疏,更使学者望洋兴叹,于是对各经略加音训,作为初学者课读之本。此书是他所作《十一经音训》中的一种。分为上下二册

  • 武成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

  • 简易庵算稿

    四卷。清刘彝程(生卒年不详)。刘彝程字省庵,江苏兴化人。1873年任上海广方言馆算学教习,1875年兼主持求志书院算学科。求志书院每年考四次数学,刘彝程常为之拟考题,他自称所拟之题“无论深浅,唯以新颖

  •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

  • 四元玉鉴

    三卷。元朱世杰(生卒年不详)撰。朱世杰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北京附近),他精通《九章》,旁通诸术,曾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四方来学者日众,到扬州时,踵门而学者云集,可见他是一位数学家和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