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机微义

玉机微义

五十卷。明徐用诚(生卒年不详)撰。刘纯续增。徐用诚名彦纯,字用诚,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学术上宗朱震亨,兼采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等诸家医说。精于医术,擅长本草,著有《本草发挥》等书。刘纯,字宗厚(一作景厚),为当时名医,祖籍淮南,洪武中移居咸宁(今陕西西安一带)。著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此书徐氏原撰于洪武元年(1368),题名《医学折衷》,立论以《内经》为宗,同时亦兼采张仲景、王叔和、巢元方诸家之论,尤参考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震亨之说,并以朱氏之论为准。刘纯其后又增补若干病证,对原书中诸证亦有所附论,并改其名为《玉机微义》,成书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卷一至卷七分列中风、痿证、伤风、痰饮、滞下、泄泻、疟七门。卷八至卷三十三分列咳嗽、热、火、暑、湿、燥、寒、疮疡、气、血、内伤、虚损、积聚、消渴、水气、脚气、诸疝、反胃、胀满、喉痹、淋秘、眼目、牙齿、腰疼、腹痛、心痛二十六门。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分列头痛、头眩、咳逆、痞满、吐酸、痉、疠风、风痫、破伤风、损伤十门。卷四十四至卷五十分列斑疹、黄疸、霍乱、厥、痹、妇人、小儿七门。共五十门。其中卷一至卷七,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为徐氏原撰内容,卷八至卷三十三,卷四十四至卷五十为刘氏增补内容。搜罗广泛,以内科杂病为主,亦涉及外、妇、儿、五官等诸科。论述精详,旁征博引,颇有学术价值。卷八至卷五十为刘氏续增内容,共三十三门,与徐氏同出一辙。为后人所重视。有明初刻本、正统四年(1439)姑苏陈有戒刊本、日本宽文四年(1664)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十万卷楼丛书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 仓颉篇补本续

    一卷。近代曹元忠(其生平未详)撰。是编补孙星衍《今本仓颉篇》、陶方琦《仓颉篇补本》所未备,凡五十三事。辑自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宋郑樵《通志》、李诫《营造法式》、宋庠《国语补音》、葛刚正《三续千字文

  • 元史纪事本末

    二十七篇。明陈邦瞻(?-1623)撰。邦瞻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福建按察使,福建、河南布政使,累官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他继《宋史纪事本末》

  • 各省水道考

    六卷。清汪日撰。汪日,字沧亭,江西乐平人,乾隆三十年进士。四十六秋讲学于羊城粤华书院,暇时则纂辑此书。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印。共六卷。兹篇考订各地水道源流,共计十八省,依次为奉天、直隶、江南、江

  • 校正竹书纪年

    二卷。清洪颐煊(1765-1833)撰。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清浙江临海人。嘉庆拔贡生,入赀为州判,署广东新兴县事。为孙星衍门人。又尝为阮元幕府。好聚书,家藏善本书三万余卷,碑版二千余通,

  • 采芝堂集

    十六卷。明周益祥(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周益祥,字履吉,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末贡生。著有《潜颍》、《鹿草》、《摭星》、《锦襄》等集。此乃合编本。集中有《木铖》一卷、杂记时事、意在

  • 熊龙峰四种小说

    撰者不详。系明代话本小说四种,初为散本单篇,分别为《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孔淑芳双鱼扇坠传》、《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其中仅《张生彩鸾灯传》卷首标明“熊龙峰刊行”字样,其余三种只能从版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孔子庙堂碑唐本存字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虞书孔子庙堂碑,翻刻已尽失真面。宋拓也已非原物。唐本所存者尚有一千四百余字,元康里氏旧藏,至清代乾嘉年间,归李宗瀚所有。翁方纲择其要者摹录一百二十字,以

  • 话山草堂遗集

    八种,十三卷。清沈道宽撰。沈道宽生卒年不详,字栗仲,浙江鄞县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湖南县、州官。后因事去官侨寓长沙、扬州。工诗文书画,善琴棋,旁及星命之学。其著作除诗词文集外,则多为谈书画操琴之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