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滕县志

滕县志

①十卷。清黄浚修,王特先纂。黄浚号秀宗,歙县人,贡生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滕县知县。王特先,邑人。黄浚掌滕县后,正逢兖州知州金一凤欲修郡志,征各州、邑各辑新志,于是黄浚询诸父老,谋之绅士,以邑中孝廉等分任编辑采访,历数月而成新志。《滕县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图经、沿革谱、封爵谱、职官谱,卷二选举谱、赠封谱、武功爵谱,卷三灾祥志、山川志附岭泉沟,方物志、风物志、创设志,卷四赋役志、祠祀志,卷五古迹志,卷六宦业志附侨寓,卷七人物传、隐逸传、列女传、释道传、外传,卷八至卷九艺文志,卷十诗。此志体例雍杂,如封爵谱、武功谱等,均可入职官。又如选举、隐逸、释道、列女等,可归入人物。然其建置、沿革,考证甚详。取材宏富,考审亦当。其最可称赞之处,是记述了三国世家,不仅有家谱、而且记遗迹颇多。②十四卷,首一卷。清王政修,王庸立、黄来麟纂。王政字续堂,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滕县知县。王庸立,邑人。黄来麟,邑人。滕县志自康熙五十六(1717)年知县王浚修后,距当时又四十余年未修了。其间风俗之变迁,户口之增灭,皆不可以无记。王政掌滕县后,乃集士绅,发凡起例,因袭旧志者十之八,更易十之二,其门类损者一,增者三,遂成新志。《滕县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此志基本承袭旧志,无大增损,纲目不清,芜杂殊甚。取材虽丰,然体例不妥。

猜你喜欢

  • 罗田县志

    ①八卷,明祝珝修,蔡元伟等纂。蔡元伟,字伯瞻,福建晋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乡试,授罗田教谕。罗田志以县人张玉泉等人相继受知县周英、劳樟之托,沿尚未成书旧稿,参以郡志而成。初笔为邑人张浚、蔡惟忠等

  • 棉阳学准

    五卷。清代蓝鼎元(1680-1733)撰。蓝鼎元见《平台纪》条。此书成于雍正戊申年(1728),作者以普宁知县署理棉阳(今浙江潮阳),作此书作为训导当地学校士子而用。卷一为“同人规约”,卷二为“讲学礼

  • 秦氏三府君集

    三种,六卷,附录三卷。民国秦毓钧编。秦毓钧,江苏无锡人。是书汇集其先世诗文集,有明秦旭《修敬诗集》二卷附录一卷、明秦金《凤山诗集》二卷附录一卷、明秦瀚《从川诗集》二卷附录一卷。秦旭字景旸,曾倡建碧山吟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

  • 诗式

    一卷。唐释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生平见《抒山集》(辞目)。此集前半部总论诗法,其后则以“十九字”为诗体分类,以“不用事”、“作用事”、“直用事”、“有事无事”、“有事无事,情格俱下”五格来论诗。

  • 鸣沙石室佚书

    十八种,十八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敦煌所藏古籍被发现后,多流传英法诸国,国内罕存,罗振玉汇辑英法诸国所藏汉唐古籍影印本,以及京城书坊所传敦煌残卷,共十八种,编成此丛书。丛书略按四部

  • 玉海纂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 四书去郛

    十四卷。清景肇修撰。肇修字纪苑,河南通许(今河南通许)人。是书一唯朱子集注为宗主,而于诸家郛廓见解为之扫去。首有肇修自序,云此乃景氏之一家言。洞彻诸家郛廓,见解一唯集注为宗主,而旁参《或问》、《语类》

  • 白露山人遗稿

    二卷。明黄傅(约1460-约1499)撰。黄傅,字梦弼,自号白露山人,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终监察御史。著有《白露山人遗稿》。是稿收诗、文各一卷,因其住所在兰溪县白露山

  • 金刚经颂

    一卷。梁代傅翕(生卒年不详)撰。傅翕生平事迹不甚详。此《金刚经颂》旧时无单行本,只见于宋杨圭辑金刚经十七家注和明会凤仪金刚经宗通所引。此经颂是唐敦煌写经卷本。有五言颂四十九篇,每篇八句。唯般若颂十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