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湖南文征

湖南文征

一百九十卷。清罗汝怀(生卒年不详)编。罗汝怀,字中翰,湖南湘潭人。此编所录之文,自元明迄清近六百年,作者八百余人,文四千余篇。其中精于理者十之六,善言情者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文征”内分元明五十四卷,分疏、策、议、解、说、辨、论、记、序、跋、书、传、碑记、神道碑铭、行状、祭文、杂文、公牍、骈体(疏、颂、表、箴、铭、赞、启、序、引、记)、赋诸类。清为一百三十五卷,分疏、策、表、颂、铭、赞、箴、议、释、解、说、论、考、辨、记、序、小序、跋、书、启、尺牍、公牍、传、碑记、神道碑、墓志铭、行状、诔、祭文、杂文、赋诸类。补遗一卷,收文三十二篇。此编文既类分,人之为传别为部帙,分为四卷。正文略纪里贯、仕履,其事迹则附录,用存轶事旧闻。文之总汇,人之荟萃,诚楚南文献之巨观。曾国藩序云:“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纂《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以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慎于择术之道。”有同治八年(1869)至同治十年(1871)刻本。

猜你喜欢

  • 世本八种

    作者不详。记载自黄帝至秦朝(一说春秋》帝王公卿大夫的世系及事迹,有《帝系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大概原为古史官所记,后来续有增补,并非出于一人之手。司马

  • 司业诗集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字亦韩,号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会试中试,以病未与殿试,闭户读书数年,会诏天下设书院,大吏争延为讲师。乾隆十五年(175

  • 史见

    二卷,清陈遇夫撰。遇夫字交甫,广东新宁人。《史见》一书为作者杂论史事之作,遇夫谓:“史而失实,则无以垂法戒而大义不明于天下。”书中作者议论颇见史识,也较为公允,明白纯正,不为危言酷论。但其中也有书生师

  • 韵香阁诗草

    一卷。清孔祥淑(1847-1886)撰。孔祥淑字齐贤,曲阜(今属山东)人。是孔子七十五代女孙,永昌观察刘树堂之妻。清代诗人。孔祥淑六岁随兄弟从袁石斋先生学课。七岁时诸兄学诗,淑亦诗,诸兄学文,淑亦文。

  • 毛诗证读

    不分卷。清戚学标撰。学标字鹤泉,安徽太平(今安徽省崇善县)人,以举人官河南涉县知县,生卒年不详。另外,他还著有《汉学谐声》。此书论音也以谐声为主,遵从汉儒读若之法,偶尔有变例,大旨取譬况。卷首列读诗或

  • 春秋经传比事

    二十二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春溥字立源,号鉴塘,又号蓼怀,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清代学者、经学家。嘉庆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重与恩荣宴,加四品衔。著有《孟子外书补证》、《四书拾遗

  • 马可波罗行纪

    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的旅行记。1271年,年轻的马可·波罗随父、叔来中国,1275年抵达上都,并在中国侨居十七年,多次奉命出使各地。1291年,他获准

  • 广平县志

    五卷。明陈棐纂修,王一龙增修。陈棐,湖北江夏(今武汉武昌)人,历官广平县知县、南京户部主事。王一龙,河南辉县人,曾任广平县知县。陈棐任广平知县时,创修县志,三月成书。万历三十六年王一龙任知县后,又补续

  • 眉公群碎录

    见《群碎录》。

  • 秋江诗集

    六卷。清黄任(1683-1762)撰。黄任,字莘田。福建永福(今属何地不详)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四会知县。多善政,有砚癖,自号石砚老人。好宾客,长口辩,尤工于书法。其诗效法温、李,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