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湖北通志

湖北通志

①一百卷,首五卷,清吴熊光等修。吴熊光,安徽休宁人,官湖广总督。乾隆五十五年(1790),总督毕沅等延章学诚纂《湖北通志》,未及刊布。吴熊光复奏修之,书久未成,遂分遣幕友编辑,嘉庆九年(1804)成书,是湖北分修通志之始。嘉庆九年刻印,志首圣制,分十四类,为疆域、建置、政典、藩封、古迹、寺观、祥异、职官表、选举表、名宦、人物、艺文、金石、杂记,子目五十二。此志大体参用雍正旧志,雍正志系据康熙志附益,其目或增或并,总为三十三门,附见者十三门。是志以纲挈目,旧志各门,分括于总纲之内。乾隆之后,名流辈出,志体整齐划一,远过于康熙之时。故此志编次,大致相类,其中风俗物产,附于政典,祠庙陵墓,不入古迹。古迹之外,又专立寺观。其体例不无可议,新增仅金石一门,是当时修志之流派。唯此一省之通志,卷端无序例,其率尔成篇,可以概见。此志取材,不出于《一统志》各书,篇中舛讹,重复不一而足,故议者谓其率陋,不称佳构。皆因当时既不用章学诚原稿,编纂又不得其人。其修志职名纂修首署陈诗,陈诗原任工部虞衡司额外主事,蕲州知名士,实非陈诗手订,而借重其名。陈诗以此志非己撰,别成《湖北方域志》九十九卷,未刊行。此书有清嘉庆九年(1804)刻本。② 一百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撰。张仲炘,字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昌市)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通政司参议。杨承禧,字致存,江夏(今武汉)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官四川候补道。《湖北通志》自嘉庆九年(1804)成书后,兵燹频仍,光绪初巡抚彭祖贤,据武昌柯逢时修志之议,设局续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稿略成,共二百余卷。嗣后总督张之洞续之,因卒未竟。宣统三年(1910),柯逢时复主刊刻志稿。张仲炘正监督存古学堂兼领其事,因辛亥革命中止。民国四年(1915),张仲炘等始搜据旧稿类辑,十年(1921)刻书。此志续嘉庆《湖北通志》而作,共三经其稿。书虽成于民国十年,事迹止于宣统三年,其后事实,概不登载。书分十志,为舆地、建置、经政、学校、武备、祥异、艺文、金石、职官、人物,及杂记,子目五十七。本志大体参用嘉庆旧志,仍以纲挈目。嘉庆志疆域门,此志作舆地门。其藩封不列专类,古迹寺观附入舆地。学校、武备,也系经政之一。此志于经政之外,又于此二者各立专志。祥异为旧志所有,其后学术日新,既有杂记,当以附入。经政志中特创新政一门,艺文志中分列存目一项,凡此种种,皆其义例当商榷者。此书修历三次,编纂者数十人,发帑数十钜万金,延至民国成书,不能毕究义例,贯串事实。原有稿本,笔者如钱桂笙、姚晋圻、杨守敬等,皆一时绩学之士,故其搜采甚详,张仲炘等依类排比,增益其未备。民国以来,各省皆设局修志,而湖北独先告成。是书在近代地志中仍为难能之著。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刘向孝子传

    一卷。

  • 直隶易州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杨芊纂修,张登高续纂修。杨芊,曾任易州知州。张登高,字见远,江西鄱阳人。乾隆六年(1741),杨芊任易州知州,四处搜寻史料,成志稿一部。乾隆九年(1744)张登高任易州知州后,继续纂

  • 易准

    四卷。清曹庭栋撰。曹庭栋字六吉,嘉善人。此书为图学而作。一卷河图,二卷洛书,三卷大衍图,四卷蓍法。其于河图改中宫十点之旧,于洛书信凤来道士之传。将洛书大衍之说与易沟通起来,更将挂扐揲之法与蓍分开,又都

  • 靖康小雅

    一卷。作者不详。记载北宋末年死于靖康之变中的傅察、种师中、王禀、刘翊、种师道、何庆彦、黄经臣、刘、李若水、徐揆、孙传、张叔夜等12人事迹。南宋宗泽、张悫因黄潜善、汪伯彦梗阻而死,亦附录于后。书作于宋高

  • 东西洋考

    十二卷。张燮撰。张燮(1574-1640),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福建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以博学知名于时。由于当时海外贸易的需要,张燮应海澄县令陶熔之请撰写了《

  • 郭中丞行述

    一卷。清郭襄之等撰。襄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任平朔府知府。此书所述为其父郭梦星(?-1854)生平。梦星字文与,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知县升至山西布政使,

  •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

    二十六卷。劳格、赵钺撰。赵钺(1778-1849),字星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湖北咸宁、江苏溧水知县,又升泰州知州。对于唐代尚书省郎官石柱、御史台精

  • 三易备遗

    十卷。宋朱元升(?-1275)撰,其子士可、士立补葺。朱元升字日华,号水簷,平阳(今浙江平阳)人,黼从子。嘉庆四年(1211年)武进士,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县、建宁府松溪、政和县巡检。其子

  • 云溪诗草

    清贾泽洛(约1703-1776)撰。泽洛字书原,号蘅皋,山西临汾人。监生。泽洛少随其父观察宦游黔省、又周历各地、涉燕、秦、齐、楚、交游半天下。老而穷,归卧草庐,顾性淡泊,不治生产,终其身以读书为事。自

  • 春秋诸传辨疑

    四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该书《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相同,共一百八十八条,主要辨正《春秋》三传中的疑难问题。朱睦著有《五经稽疑》,该书即其中的《春秋》部分。据作者《五经稽疑》自序,该书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