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六朝御制诗文集

清六朝御制诗文集

一千一百三十二卷,附二卷,目录,一百三十卷。清奕訢(1832~1898)等奉敕编印。奕诉姓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元年(1851)封恭亲王。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被任为全权大臣,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十一年(1861)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中,复出任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督办军务,主持政局。德宗立,以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六朝御制诗文各集,既可仰窥圣功帝学之邃密渊深,更可绎家法宸章之敬天勤民,以及用人、行政之精细。虽早经刊刻,然年代久远,流传渐少,故重新刊刻。遵照原书格式,一律用活字排印,书前有奕訢进书表。圣祖《御制》文一集四十卷、目录五卷,二集五十卷、目录六卷,三集五十卷、目录六卷,余集三十六卷、目录四卷。世宗《御制文全集》三十卷、目录四卷。高宗《乐善堂诗文全集》三十卷、目录一卷、序一卷;《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目录四卷,二集九十卷、目录十卷,三集一百卷、目录十二卷,四集一百卷、目录十二卷,五集一百卷、目录十二卷,余集二十卷、目录三卷;《御制文初集》三十卷、目录二卷、二集四十四卷、目录二卷,三集十六卷、目录一卷,余集二卷、目录一卷。仁宗《味余书室诗文全集》四十卷、目录四卷、附随笔二卷;《御制诗初集》四十八卷、目录六卷,二集六十四卷、目录八卷,三集六十四卷、目录八卷,余集六卷、目录一卷;《御制文初集》十卷、目录一卷,二集十四卷、目录一卷,余集二卷、目录一卷。宣宗《养正书屋诗文全集》四十卷、目录二卷,《御制文初集》十卷、目录一卷、余集十二卷、目录二卷,《御制文初集》十卷、目录一卷,余集六卷、目录一卷。文宗《御制诗文全集》十卷、目录二卷。有光绪三年(1876)铅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唐氏三种

    四卷。明唐枢(详见《易脩墨守》)撰。唐枢著述颇多,《四库全书总目》就介绍其十种书(均为存目)。《唐氏三种》收《周礼因论》一卷、《证道编摘要》一卷、《国琛集》二卷。《周礼因论》详述周代典章制度,《国琛集

  • 听香吟室诗钞

    一卷。清张佩兰(生卒年不详)撰。佩兰,字芯仙,一字韵香,江西余干人。夫妇均工诗,为俞樾弟子。光绪三十年(1904),樾年已八十有四,佩兰以七律四首为礼物,乞求受业门下,其第三首云:“求师念切到苏州,敢

  • 林泉结契

    五卷。宋王质(1001-1045)撰。王质字景文,兴国(今江西)人。其生平详见《诗总闻》条。此集为商邱宋荦所编。宋荦将从《绍陶录》中所摘出的《山友辞》、《山友续辞》、《水友辞》、《水友续辞》、《山水友

  •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详见《孝经六艺大道录》)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四.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

  • 番禺县志

    二十卷,清任果、常德修,檀萃、凌鱼总纂。常德,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九年任(1774)番禺知县。檀萃(?一1802),字岂田,号默斋,安徽望江(今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六年(1762)进士,在云

  • 巢林集

    七卷。清汪士慎(1686-约1762)撰。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士慎工诗,精通篆刻和隶书,擅画花木,尤工画梅,其笔墨清劲,自成一家,也偶作人物,生动有效,为“扬州八怪”之一

  • 陆丰县志

    十二卷。清王之正修,沈展才纂。王之正,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乾隆九年(1744)任知县。陆丰旧属海丰,雍正九年(1731)分县后土田如故,山川犹昔,星野、气候、土物之产,旧志虽已载,而建置沿革,

  • 清音对字新翻蒙古三字经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旧抄本未刊行,无成书年代。全书均为满语、蒙古语两种文字的《三字经》对照本,没有汉字,每句均以满语在先,之后译成蒙古语相对照。有《颐志斋丛书》本。

  • 有官龟鉴

    十九卷。元苏霖(生卒年不详)撰。苏霖字子启,镇江(今属江苏)人。著有《书法钩元》,余事不详。此书主要采录前人服官事迹,编撰成书。全书共分四十类,皆以四字标题,如辅相君王、赞翼皇储、陈善闭邪、绳愆纠谬、

  • 刘太史集

    二卷。清刘可毅(1856-1900)撰。刘可毅原名毓麟,字葆真。江苏武进人。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学识渊博,博考诸史,循流讨源,有始有终。尤其熟悉中兴兵事。被黄体芳称谓刘越石、陈同甫一流人物。此集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