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深州风土记

深州风土记

二十二卷,附表五卷。清吴汝纶修纂。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师事曾国藩,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曾任深州、冀州知州。还受聘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为清末散文名家,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丰宏,著有《东游丛录》、《易说》、《尚书故》、《夏小正私笺》、《尺牍》、《日记》、《文集》、《桐城吴先生全书》问世。同治八年(1869)吴汝纶任深州知州,立意纂修州志。十年(1871),因丁忧去官,志稿未完。去官后,吴汝纶受邑州绅请,继续纂辑,在为幕府之暇纂成志稿,后因故未能及时刊刻。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苏吴县人朱璋达继深州知州,求得吴志稿本,召集州绅商议谋求付梓,并请正在保定莲池书院讲学的吴汝纶置局,采辑近年事迹,最后定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刊刻。此志从修纂到成书历时近三十年。同治十年(1871)纂光绪二十六年文瑞书院刻本。凡三十九万言,二十二篇,分为:疆域、河渠、赋役、学校、兵事、官制、职官、名宦、艺文、古迹、金石、人谱、荐绅、名臣、文学、武节、吏绩、孝义、流寓、列女、物产、叙录。该志书“一洗敝国方志陈陈相因之故习,字字有体,篇篇成文”。创例人谱,广征谱牒,考辨州里名门望姓之源流。在赋役中,对洪武以来赋役源流,一一疏通证明,不避烦琐,有纲举目张之效。氏族于地方文献中,最为重要,该志人谱一篇,举世家大族,溯其渊源,其支系亦甚明确,则尤为可贵。明代地方学制,不详于明史选举志,而此志所载明洪武学校格式碑,可以考见,足补史之阙,亦十分可贵。物产一篇为后来增补,虽成书较晚,亦为杰作。论及农商状况,士女风俗,深得《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之体。此志考证详博,载事分明,词藻文雅,在清代方志中实为佳作。

猜你喜欢

  • 书绎

    ① 六卷。杨文彩撰。其生卒年不详。文彩字治文,宁都(今属江西省)人。明代学者。《书绎》卷首有指略十六条,先儒论二十一条,四十二篇亡书目,然后是《汲冢周书》篇名。其余卷次,一如蔡沈集传。此书体例亦与一般

  • 于忠肃集

    十三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普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

  • 强恕堂诗集

    八卷。清高之騱(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高之騱,字仲治,山东淄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为侍郎高珩之子。擅长于诗,诗学唐末香奁体和北宋西昆体,词藻华艳,姿致有余。敖陶孙认为秦观词“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

  • 妙法莲华经义疏

    十二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义疏》与《法华经玄论》,均为吉藏投足天台智者大师以前,即开皇十五年(595)前的作品。反映了吉藏当时对《法华经》的理解程度和认识水

  • 汾西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蒋鸣龙修,付南宫纂。蒋鸣龙字飞占,浙江建德县人。出身拔贡,康熙八年(1669)知汾西县。汾邑地小民贫,而其志乘,由来甚远。元以前毁于兵燹,遗墨久湮。明万历间毛炯编纂和清顺治十四年李色

  • 秋思草堂遗集老父云游始末

    一卷。清陆莘行(生卒年不详)撰。莘行字缵任,浙江钱塘人,陆圻女。该书记其父陆圻与查继佐、范骧等,涉嫌庄廷钱文字狱案,得脱罪获免,遂变更姓名,四方云游,不知所终。现存《痛史庄氏史案》附刊本、古学汇刊本、

  • 十七史论

    九卷,年表一卷,清夏敦仁撰。夏敦仁,字调元,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其中《十七史论》论述的是汉代到五代时期的史事,尽管所论有些陈旧,但他在每个朝代前各系世系,将正统王朝的世系与非正统的朝代世系并列,

  • 永思斋文集

    六卷。明李日茂(约1601年前后在世)撰。李日茂,字文华,号培吾,河北青县人。生卒不详。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永思斋文集》。此集共六卷,皆文而无诗。日茂为人刚正,故其

  • 王门宗旨

    十四卷。明周汝登(生卒年不详)撰。周汝登字继元,号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两淮盐运判官、南京尚宝卿等职。学宗王守仁,并有意融合儒、释二家。著有《海门先生集》、《圣学宗传》

  • 平浙纪略

    十六卷。清秦湘业、陈钟英奉浙江巡抚杨昌浚命编撰。秦湘业生卒年不详,字应华,号澹如,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副贡,浙江候补道员。陈钟英生卒年不详,湖南衡山人,浙江候补知县。该书记述自咸丰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