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都县志

江都县志

①十六卷。清李苏纂修。李苏,字环溪,湖北荆门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江都志》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此则清代第一志,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扬州知府冯肃序曰:“未闻设局何地,延请何人,昼出治事,夕则篝灯讨论,或得之闻见,或征之史册,偶有感发,辄录于简。”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手成刊行。河防中详载三汊河挑河年例,艺文增收了康熙以来有关江都河防之条议奏疏,可知历代江都对治水极为重视。户口从康熙十五年至五十五年,几乎每隔五年收录一次人丁的具体数字,其史料价值极高。卷六秩官表,下列秩官、秩官名臣传;选举表,下列选举名臣传、荐绅名臣传,即为名臣,应归秩官名臣传,此种手法,可谓措置不妥。名儒中,首列胡瑗,与江都无涉,不免借资冠冕。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抄本。②三十二卷,首一卷。清五格、黄湘修,程梦星等纂。五格,正白旗内务府人,乾隆二年(1737)由县丞升任江都县知县。黄湘,浙江德清县人,贡生,乾隆六年任江都知县。程梦星,生平见本书雍正《扬州府志》。此志创修于五格。乾隆六年,五格去任,时志稿已成,黄湘接任后复加厘定,越二年刊行。卷首为序、凡例、目录、舆图;卷一建置(沿革表附);卷二星野(祥异附);卷三疆域(都里、坊铺附);卷四山川(河渠、津梁附);卷五学校(书院、义学附);卷六赋役(漕屯、盐法附);卷七秩官(公署附);卷八祠祀;卷九军政(历代封建、战守附);卷十风俗;卷十一物产;卷十二选举(封荫附);卷十三仕籍(恩爵附);卷十四名宦;卷十五乡贤;卷十六古迹;卷十七寺观;卷十八冢墓;卷十九至二十八人物,其目为忠节、亮绩、孝友、笃行(尚义附、百龄人瑞附)、文学、武勋(戚畹附)、隐逸、寓贤、方伎、仙释;卷二十九列女;卷三十经籍(碑目附);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杂记。清雍正九年(1731),析江都地置甘泉县,此志在各类记述中,以隶江都者详著于前,隶甘泉县者附目于后,难以分叙者则备载之。与前旧志相比,体例一反前例,其人文方面有所增多,地理方面有所减少。有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刘汝贤刻本。

猜你喜欢

  • 悟真篇注解

    三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撰。宋代张伯端所撰《悟真篇》传世后,曾有诸家为之作注,各家所见不同,一般认为翁保光注本较近于经旨。元代以后,由于多有窜乱而失原貌。张位撰此书,就是想明其经旨,为学者释迷正

  • 江汉书院讲义

    十卷。清王心敬撰。王心敬详《丰川易说》条。此书是王心敬在江汉书院讲学时讲论四书之作,由其子王功记录刊行,所以每条皆称“家君曰”。此书原收入《丰川全集》之中,《四库提要》将其择出著录。

  • 杨忠烈传

    一卷。清赵吉士撰。吉士字凡夫,山东掖县人。著有《寄园寄所寄》等书。此书为明杨涟传记。杨涟字文儒,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天启间因上书弹劾魏忠贤,被诬陷死于狱中。此书于

  • 栖霞小志

    一卷。明盛时泰撰。盛时泰,字仲交,南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明嘉靖中贡生。著有《牛首山志》、《献花岩志》,俱甚罕见。明代焦罽曾刊行此志,传世颇稀,至清嘉庆中南京甘氏重将此志付梓,孙氏复取甘氏刻本重

  • 太白山人漫稿

    八卷。明孙一元(1484-1520)撰。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陕西)人,实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他踪迹诡异,常以铁笛鹤瓢自随,遍游名胜,足迹几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

  • 绝句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 余干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吕璋修,胡思藻等纂。吕璋,字藩青,山东文登人,举人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余干知县。同年吕璋奉檄续修县志,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成书刻印。此志内容极为简略,人物遗漏尤多

  • 钱公良测语

    二卷,见《钱子测语》。

  • 藤香馆词删存

    二卷。清薛时雨(1818-1885)撰。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金椒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累历杭州知府。后主讲崇文书院、江宁尊经、惜阴书院。有《藤香馆诗删存》。时雨自咸丰三年

  • 龟甲兽骨文字

    二卷。(日本)商周遗文会(吉金文会)编。这是日本出版的第一部著录甲骨文字的书。线装,二卷二册。每册各有甲骨拓片三十页,共收甲骨拓本一千零二十三片。另有《龟甲兽骨文字抄释》二卷,系日本林泰辑编著,分别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