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徽法经

永徽法经

三十卷。政书。元郑汝翼撰。汝翼字鹏举,河南人。少时读书,学刑名家,罔不涉猎,得法外意。中金朝律科,任刑部检法。入元后,累官大理丞、奉直大夫左三部郎中等。是书作于中统癸亥,意主发明唐律,故名《永徽法经》。自序称“唐永徽因随参定为十三章三十卷,其法详备。金朝嘉尚制科,皇统大定,权定大略,未成章目……永徽泰和,遗文足征,因阅此书,以随款异同者分析编类,庶便于观览。其目仍用十三章之旧,每篇目下有议。”是书列唐律于前,附金律于后,彼此增损异同,为之注释,颇为精密。有《四库全书》本(辑自《永乐大典》)。

猜你喜欢

  • 新城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瓒修,张戬、袁干纂。张瓒,字容庵,山东武定人,康熙七年(1668)由举人升新城县知县。张瓒莅任后,查阅邑乘,见新城县志,自明万历四年温朝祚纂修以来,又近百年未经修辑。这期间,中经鼎革

  • 两汉金石记

    二十二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金石学家、书法家。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降鸿胪寺卿。能诗

  • 读经如面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有《尚书》十六条,《诗经》四十二条,《春秋》三十条,《周礼》六条,《礼记》四条。之所以不涉及《易经》,是因为另外著有《读易寡过》。诸条大率约举义理,无甚精粹。其中有的是习见的见解,

  • 一合相

    莱泾居士填词。莱泾居士,生平不详。此剧本前题有“莱泾居士填词”“蒋山蕉者评点”字样。考王国维《曲录》载邱园作《一合相》本,明沈自晋《南词新谱》所录征引曲目《清笠阁渔翁评曲目》,都有沈君谟作《一合相》;

  • 家范

    十卷。宋司马光撰。是书卷目与《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相同。首列《周易·家人》卦辞,及节录《大学》、《孝经》、《尧典》等诸篇之语为全书之序。以诸经治家之语为纲领,其大旨归于义理。全书十九篇,皆用裒

  • 隋炀帝艳史

    明齐东野人撰。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生平不详。鲁迅先生认为齐东野人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许多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全书八卷四十回,以隋炀帝荒淫放荡的一生为主线,叙述隋王朝败亡的历史。隋炀帝

  • 群雅集

    十二卷。清李振裕(生平详见《白石山房稿》)编。此集乃振裕督学江南时选录诸生诗、赋、杂文等汇刻成集。共十二卷。而目录则作四卷。第一卷之中又分为四子卷,第二卷之中分为二子卷;第三、四卷之中又各分为三子卷。

  • 会稽郡故书杂集

    八种,十卷。周树人(即鲁迅)编。丛书收会稽先贤遗著八种,内容多关风土人物。如三国吴谢承《会稽先贤传》一卷,所记诸人事,多史书之佚文,对《后汉书》等史书多有补正。其他著作为:晋虞预《会稽典录》二卷附《存

  •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

    十集。闰集一卷。清沈初等编。沈初(1732-1807),字云椒,平湖(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此目又称《浙江采进遗书总录》、《浙江采辑遗书总录》。乾隆三十七年(1772)政府始设“

  • 钝斋文钞

    七卷。清杨兆蟾(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杨兆瞻字又平。江西瑞金人,生卒年均不详。本集前有杨兆蟾自序。《自序》说,其著文三百余首,淘汰其三分之二交付刊印。此抄文均为杨兆蟾自定。张尚瑗《序》称,“其文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