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名物考
六卷。清牟应震撰。应震字寅同,山东栖霞(今山东栖霞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由禹城训导升任青州教授。书前有作者自序与孟广均序。据二序,知作者自童年即喜考校名物。应震与其族兄弟松岩、陌人讲解《毛诗》,互相发明,又兼采众说,引古证今,凡诗所载各物,无不折衷异同,析疑辨似。此书鸟、兽、鳞介、昆虫、草、木各为一卷。《诗》所未及者,附于其下以备考,亦有《诗》中涉及而缺以待考者。每大类有总考,每小类有分考,乃撰者精心之作。此书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六卷。清牟应震撰。应震字寅同,山东栖霞(今山东栖霞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由禹城训导升任青州教授。书前有作者自序与孟广均序。据二序,知作者自童年即喜考校名物。应震与其族兄弟松岩、陌人讲解《毛诗》,互相发明,又兼采众说,引古证今,凡诗所载各物,无不折衷异同,析疑辨似。此书鸟、兽、鳞介、昆虫、草、木各为一卷。《诗》所未及者,附于其下以备考,亦有《诗》中涉及而缺以待考者。每大类有总考,每小类有分考,乃撰者精心之作。此书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四卷。清吴展成(生卒年未详)撰。吴展成字螟巢,浙江嘉兴人。本集收词首卷八十五阕,次卷五十六阕,三卷五十九阕。末卷别名《秋影山房琴趣》,四十阕,皆集绝妙好词者。次卷〔百字令〕,《中秋寓斋感怀寄楚云》三阕
五卷。清施彦士(1775-1835)撰。彦士字朴齐,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著有《求己堂》、《海运图记》、《春秋日食考》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不载《孟子外书》。《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称《童蒙止观》或《小止观》,是智为其俗兄陈咸所作。初叙大意,次列十章,即第一章具缘,第二章诃欲,第三章弃监,第四章调和,第
一卷。晋贺循(详见《丧服谱》)撰《隋》、《唐》志均无《葬礼》之目,《通典》《太平御览》引贺循《丧服要记》外,又引贺循《葬礼》,盖本是两书,《丧服要记》拟《仪礼·丧服传》,《葬礼》拟《仪礼·士丧礼》也,
三十四卷。清管世铭(1738-1798)编选。管世铭,字缄若,号韫山。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郎中、旋擢御史。精诗古文,深于经术。有《韫山堂诗文集》。此集选诗三千九百余篇,比较全面地反映
四卷。清曹光诏(1809-1884)撰。曹光诏字识山。湖南湘潭人。诸生。咸丰间曾任湘乡县知县朱孙治幕。以知兵闻。《文集》所收皆有关世道人心之文。曹氏学有根柢。卷二《春秋楚国疆域考》一文,历引传记证春秋
三十卷。清李式谷(生卒年不详)撰。式谷,浙江仁和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贡生,因家中失火而毁容。善作画,工写真,于经学亦有研究。作《礼记衷要》三十卷。卷首有吴荣光《五经衷要》序。言:“自汉氏以来,说经
一卷。《爨余吟草》二卷,清屠镜心撰。屠镜心,生卒年不详,江苏宜兴人,库生任星咸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年间巾箱刊本,卷首题“阳羡屠镜心《扫花主人剩草》”字样。书前有其侄屠耀曾、张之缙所作的序言;还有戴
八卷。清王时宪(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时宪字若干,号禊亭。江苏太仓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宜兴教谕改翰林院庶吉士。本编凡八集,一集一卷。分别名为《水边林下稿》、《桐溪稿》、《无隐林稿》
十卷。宋郑侠(1041-1119)撰。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时王安石变法,数以书言新法之弊。监安上门时,天旱,流民四起,作《流民图》献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