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释

楚辞释

十一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后讲学蜀、湘、赣等地,历掌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衔侍讲。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王氏治学博洽,诗文模拟汉魏六朝。著作有《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军志》、《湘绮楼日记》、《八代诗选》、《唐七言诗选》、《楚辞释》、《尚书笺》、《礼记笺》、《春秋公羊传笺》等,门人辑为《湘绮楼全书》。此书只释战国时楚人作品。书无序跋,目录之后为正文。其目录为:卷一《离骚经》,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七《渔父》,卷八《九辩》,卷九《招魂》(王氏认为宋玉作),卷十《大招》(景差),卷十一《高唐赋》(宋玉)。本书卷一至卷十,卷首皆署:“王逸章句,王闿运释”。注文先引《章句》注,后加疏释。卷十一署曰:“李善注,王闿运释”,注文先引李善注,再进行注释,故书名为《楚辞释》。本书主要特点是不拘泥古解,大胆自标新说。如《离骚》写作年代,王氏称“顷襄时,屈原四十有六,名高德盛。新王初立,势不能不与原图事。原乃结齐款秦,荐列众贤,诋毁用事者。众皆患之,乃谮以为本欲废王,又以怀王得反,将不利王及令尹。王积前怒,固欲远之,而无以为名。因是诬其贪纵专恣,放之江南,而反以忘仇和秦为其罪。原因托其所荐达者于令尹,而所荐者趣时易节。附和阿俗,国事大变”。因此“原忠愤悲郁,无所诉语,故行吟湖皋,作为此篇。不敢斥王之不孝,乃至切怨于子兰”。关于《九章》王氏认为,怀王死后,新王即位,屈原得到新王恩泽,重回郢都,子兰见《离骚》,乃大怒屈原,使靳尚诬以款秦误国,复徙之于沅。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九章》。《卜居》王氏解为:“此篇在怀王薨后,顷襄定立,悉还前放逐诸臣,而原以名德见重,有复用之机,故自明其不能随俗取富贵也。”称《渔父》中的“渔父”是隐于沅湘的楚国旧臣。《招魂》王氏解为:“原自沅暂归,忽悟悔而南行,君臣相绝,流亡无所。宋玉时从东徙,闻原志行,知必自死,力不能留之,因陈顷襄奢惰之状,托以招原,实劝其死,自洁以遗世”。从以上引叙可知,王氏往往自叙事实,这些事实并不见于史传前注,并以此立论,虽新颖、大胆,但后人遵从者少,只聊备一说而已。此书附会之处较多,将《天问》“一蛇吞象”,之蛇喻秦,象喻怀王。《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解为“顷襄新立,谀臣甚众,能令冬暖;怀幽己放,在夏犹寒”。此种解释,皆不足取。版本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成都尊经书院刊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仪征李氏刊《崇惠堂从书》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衡阳刊《湘绮楼全书》本,东北师范大学藏。民国十二年(1923)刊《湘绮全集》本。《湘潭王氏所著书》本,吉林省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爱日精庐藏书志

    三十六卷。续志 四卷。清张金吾撰。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别字月霄,江苏常熟人。生于藏书世家,精校勘考据,二十岁即有志于藏书之业,后所藏逾八万卷,自将所藏中择取宋元旧本、明刻精本及旧钞、

  • 柴辟亭读书记

    一卷。清沈涛(生卒年不详)撰。沈涛字西雝,嘉庆十五年(1811)举人,咸丰初年任江西监法道,著有《常山贞石志》、《说文古本考》。是书乃沈涛读书笔记,内容多为考证、订伪,较为繁杂,属杂学考证类。版本有《

  • 浮溪集

    三十六卷。宋汪藻(1079-1154)撰。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历迁著作佐郎。钦宗时,召为屯田员外郎。高宗即位,召试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

  • 适适斋鉴须集

    七卷。明陈玉辉(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陈玉辉,字达卿,号荆碧,福建惠安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1601年)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所著有《客客轩散言》、《皇草》、《公余课儿草》、《岳阳草》诸种。

  • 仲景伤寒补亡论

    见《伤寒补亡论》。

  • 侠女奇缘

    见《儿女英雄传》。

  • 国朝诗萃

    二十一卷。清潘瑛、高岑同辑。潘瑛生卒年事迹均不详。高岑,字岘亭,河南商丘人。生卒年亦不详。官丰城知县。著有《眺秋楼诗》。此集为清诗汇编。清代人选清代诗有不少著作,如沈宗伯《清诗别裁集》,陈维崧《箧衍集

  • 榘庵集

    十五卷。元同恕(1254-1331)撰。同恕字宽甫。其先太原人,后徙于奉元(今属陕西)。至元间授国子司业,辞不拜。延祐六年(1319)立皇太子,召恕为奉议大夫。卒赠翰林直学士,封京兆郡侯,谥文贞。此集

  • 经义录

    六卷。清张维屏撰。维屏字子树,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年二甲进士,官至湖北黄梅知县。此书大率引先儒成说,或附己见,或否。引毛奇龄说居多,当是其服膺所在。所论断多未当,而采摭亦浅陋。卷五录杨椿《周礼考》一篇,

  • 四书解疑

    二十卷。清黄梅峰撰。黄梅峰字一泉,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是书原名为“摘疑”,邵晋涵改为“解疑”。书首有邵晋涵、徐坤二序,又有梅峰自序及例言,后有自跋,书为诏初学起见,用问答体。例言谓“观此书者,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