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新注求确

楚辞新注求确

十卷。清胡浚源(生卒年不详)撰。胡浚源,号乙灯,分宁人。胡氏是在王逊直同侄带存所注《楚辞评注》十卷本后,随阅随批而成此书。本书卷首内容顺序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胡氏自序,王逊直《旧目录序》,胡氏按语,《求确凡例》七条,目录(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招魂》,卷六《卜居》、《渔父》(上为屈原作品);卷七《九辩》,卷八《大招》,卷九《远游》,卷十《惜誓》、《吊屈原赋》、《鵩鸟赋》、《招隐士》)。后为正文。注释体例是先解题,再分章节加注。前卷三卷卷末有云从、云会按语。《离骚》末另有《离骚》章节大义,及云从的《离骚大意浅说》。胡氏不满于过去《楚辞》注本的“当详反略、当略反详”,欲求“脉络之贯通”(《凡例》)。而其注释方法是“求《楚辞》于注家,不若求之于史传;求之于史传,不若求之于本辞为确也”(《自序》)。其从大处着眼来把握屈原作品,并主张从作品入手掌握作品的方法是可取的,但忽视字句训诂与前人成就,有失于偏颇。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长沙务本堂刊本,东北师范大学藏。

猜你喜欢

  • 康谷子集

    六卷。明刘养微(约1497前后在世)撰。刘养微字敬伯,广济(今湖北)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亦无从考证。蓍有《康谷子集》。本集共六卷,前三卷为乐府及诗,四卷则为说铃及自谱四则。“其诗宗李梦阳,而才力薄

  • 说文逸字附录

    一卷。清郑知同撰。参见《说文浅说》。知同父郑珍尝以《说文》本有之字铉本多亡逸,因据他书所引补一百六十五字为《说文逸字》二卷。此外尚有本书写误之旁,《系传》窜衍之字,大徐误增之文,诸书所引以他籍冒许书者

  • 同异录

    二卷。明陆深(生卒年不详)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一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

  • 亲属记

    二卷。清郑珍撰。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年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贵州遵义人,祖籍吉水(今属江西)。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训导,后荐授知县不就。精经学、小学,工诗。尚

  • 钼经摭记

    十四卷。清成琅撰。成琅生卒年未详,字珤西,号稚园,邹平人。嘉庆年间举人,与其兄成瓘并称“邹阳二成”。此书内容主要是释礼服兼及种桑、养蚕、缫丝、制衣之事。卷一为蚕桑之利,分原蚕、浴种、来桑、辨茧、缫丝等

  • 太公兵法

    一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此书首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卷。考此书内容,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六韬》。而“风”、“云”、“日”、“星”等占,皆以七言诗句为歌诀。可知书出《六韬

  • 齐诗遗说考

    四卷。清代陈乔枞撰。由于齐诗失传最早,对齐诗遗说的考证十分困难,常见捕风捉影、武断臆测。陈乔枞此书也难免此类问题。如本书《叙录》称,齐诗源流有班伯,这与《汉书叙传》所载“班伯受诗于师丹”是一致的。班彪

  • 简端录

    十二卷。明邵宝(生卒年月不详)撰。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进士,曾官江西提学副使,正德中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伏诛,复出为户部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嘉靖初卒,谥

  • 磨尘鉴

    二卷。清桃渡学者(生卒年及姓名、爵里皆不详)撰,姑苏王征夏(生卒年及生平亦不详)阅。此传奇共二十六出,写唐玄宗及安史之乱之事。唐玄宗得到一本宝书《骷髅格》,臣下皆不明其意。唐玄宗即下旨招募能解之人。西

  • 钟山献

    四卷。明杨宛(生卒年不详)著。杨宛字宛叔,系金陵名妓,能诗,善草书,十六岁时嫁给茅止生。茅止生死后,投奔国戚田弘遇。田弘遇死后,准备投奔刘东平之时,李自成攻入北京,她乔装回金陵之际,在野外被杀害。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