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栖霞县志

栖霞县志

①八卷。清胡璘修,牟国玠纂。胡璘字霖玉,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康熙四年(1665)任栖霞县知县。牟国玠字凤伯,邑人,举人出身。栖霞志,创修于明万历时邑令何思鳌,此志为一修。胡璘在其序中曰:“栖霞志旧出王氏家藏,先大夫玠祖宝劻勷厥事,刊成遍散通邑。崇祯十六年(1643)年有倾城之变家无全书。先大夫玠父过他邑而获原本,归来复旁搜远揽,萃诸达人之闻见,为原书作补注,未就,不幸频值兵兴,仅存笔录遗本,简编残失。”胡璘掌栖霞后,亲自编辑或削或笔,遵先大夫及先大人遗意,历数月,志成。《栖霞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此志义例简明,体裁完备。其可称之处为:艺文志中不仅列有文词,而以传事、史事为重。若有可传,文虽未工整,必加节录。堪称佳本。②八卷。清胡璘原本,郑占春增修,牟国珑增纂。胡璘详见康熙十一年《栖霞县志》。郑占春字梅村,福建福清县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栖霞县知县。牟国珑字重季,邑人,进士出身。《栖霞县志》自康熙十一年知县胡璘奉檄重修后,距其时已三十余年未修了。牟国珑因见前志尚多阙略,而这三十余年中人物、社会、典章、风俗,变易亦多,欲精益求精,遂从事搜集,增补前志。补者什之三四,订正者什之二三,历数月,新志成。《栖霞县志》康熙四十六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疆域志:星野、沿革、境界、形势、山川、古迹、街巷、乡社、坊市、物产、风俗;卷二建置志:城垣、公署、祀祠、祠堂、庙宇、寺观、坊表、学田、义冢、桥梁;卷三赋役志:敕谕、丁徭、地税、总计、起运、本色、食粮、存留、额外,开垦、招抚、九厘银议;卷四官师志:县令、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卷五选举志:征荐、甲科、乡举、贡生、监生、例职、武科、武职、貤封、命妇;卷六人物志:经术、功臣、直臣、治臣、将材、猿士、义行、孝子、孝女、孝妇、义夫、贤妇、节妇、义行、异人;卷七祥异志:祥异、兵事;卷八艺文志:诰封、典籍、碑记、铭、序、跋、赋、墓表、传诗。此志义例谨严,记载详明。惟体例仍旧,略显繁冗。如其中命妇应归入人物志中,附于选举之后,实为不伦不类。又如:兵事附于祥异之后,也未妥。综观全志,纲举目张,不失为地方志书中的佳构。③十卷。清卫苌纂修。卫苌,陕西韩城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五年(1750),任栖霞县知县。栖霞县志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郑占春续修后,距其时已四十余年未修了。这期间,虽山川未改,而制度之变迁,人物之选出,今日不记,卫苌恐日后文献湮没难征。乃集邑中之绅士,咨询众谋,重修新志。以旧志为蓝本,凡康熙十一年(1672)前的事,均仍其故,惟少节旧文,以从简要;凡十一年以后的事,则各附其类,历数月而新志成。《栖霞县志》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全书十卷,分八纲,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典祀志;卷四赋役志;卷五官师志;卷六至卷七人物志;卷八祥异志;卷九至卷十艺文志。此志体例、内容均无特色,其增损虽不合志体,然取舍谨严,志前图考十分精核。此志尚有光绪五年(1879)补刻本。

猜你喜欢

  • 吏部验封司则例

    六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年月,但从本书卷二有关封典的内容来看,则知仍是锡珍等奉敕纂修的八十七卷书中的一部分,即验封则例。书成于光绪十一年(1885),分六卷:卷一“世爵”,卷二“封典”,卷三“恩荫”,

  • 射义新书

    二卷。明程道生撰。程道生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上卷杂引《礼记》、《周礼》及各种子史书中言射之事,摘录故实,并无发明。下卷则专言射诀,所引只有《武编》、《纪效新书》、《武经节要》

  • 珊瑚木难

    八卷。明代朱存理撰。生平见《旌孝录》撰。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载:“存理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忘学问,人有异书,必从访求,以必得为志。所纂集凡数百卷。既老不厌。坐贫无以自资,其书旋亦散去。又据《江南通志》

  • 羯鼓录

    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十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智于建业瓦宫寺说,大庄严寺法慎记,因书未成而身先卒,继由章安、灌顶删定为十卷。择其要用,便于后学。全书开列十章:第一章

  • 东南纪闻

    三卷。撰者不详。从所载的内容看,大约是宋末、元初人所作。此书元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载,原本早已亡佚,卷数无考。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分成三卷。共计八十四条,书中内容大部分是追记南宋

  •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

    十二卷。宋元之际胡三省(1230-1302)撰。三省字景参,一字身文,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宋宝祐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生平深好《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音注》、《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及《竹素园

  • 耻庵集

    十卷。明陈炜(1430-1484)撰。陈炜,字文曜,号耻庵,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成化初选监察御史。历江西按察史、右布政使,转浙江左布政使,未任卒。炜在官多平反疑狱,为民

  • 庐山秀峰寺志

    八卷。释超渊撰。释超渊,清朝人。庐山秀峰寺,即开元寺。南唐中主景,年少好文,游心物外,欲肄业于庐山。拓野夫献地,筑为书堂。景酬其以万金。景即位,将该书堂扩建为寺。因北有国之祥,赐名开元。清康熙四十六年

  • 时事新论

    十二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李提摩太曾于光绪十六七年间(1881-1882)主持《天津时报》之馆务,常撰文议政,持富民强国之说,其他报刊多转录之。1886年,他将五年间在《天津时报》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