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林泉高致集

林泉高致集

一卷。又称《林泉高致》。宋郭思(生卒年不详)撰。郭思,字得之,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丰五年中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其父郭熙,字淳夫,官翰林待诏直长,亦北宋熙宁年间著名画家,曾取法李成,工画山水寒林,笔势雄健,水墨明浩,早年风格工巧,晚年转为雄壮。郭思虽受儒学,但自幼深受父亲熏陶,对绘画亦颇喜好,善杂画,尤工画马。郭思于是书之序中称少时待于父亲身旁,每当听父亲说起绘画之要诀等,便动笔录下,共有数十至百条,故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郭思追述其父郭熙遗迹、事实而作。《林泉高致集》凡六篇:“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其中前四篇皆郭熙之著述,而郭思为之注并加以整理。“画格拾遗”篇是郭熙生平事迹的记述,“画记”篇是郭熙在宋神宗时备受宠遇之事的记述,此二篇为郭思亲自论撰,故《林泉高致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郭熙的绘画创作经验。其中尤以《山水训》为影响之最,提出一系列山水画传统的观察和创作方法,如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主张学画山水应“身即山川”,饱览各地山川胜景,“胸贮五岳”,其中详细论述“东南之山多奇秀天地”,“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以及“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嶂,泰山特好三峰”等名山之地理特色,为世画后人观察事物具有宝贵的指导作用。在具体技艺上,认为凡画山水,须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皆有所不同,有形容曰:“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郭熙之精到论述充分反映出他炉火纯青之绘画技巧和深刻独到之绘画思想,也表现了我国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水平,都已达到相当高度,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部卓越的绘画论著。是书在历史辗转相传过程中,其前后皆有所附,今《四库全书》前无附录,而后附许光凝之序,王维、李成之“山水诀”,荆浩之“山水赋”,董羽之“画龙辑议”各一篇,并非郭氏原本旧有。书末有“至正八年豫章欧阳必学重刻”一行,亦或元时刊书者所加。别本又有《山水诀纂》一卷,亦题宋郭思撰;书前有“河南府判官厅公事王纬序”,称郭思述其父郭熙平日所说的“山水画法”,被好事者口耳相传,王纬得于最先,故成该编,且于大观四年(1110),镂版广泛传印;将之与《林泉高致集》比较,与其中“山水训”篇首尾相同,故疑郭思先有是编,后又增益成《林泉高致集》。《山水训纂》末又有《图画见闻志》一卷,与郭若虚同名,文却迥异,其中载叶梦得《评画行》,似不是郭思所辑,疑本为续郭若虚书而作,后人因所收画诀、画题皆郭思追述其父之词,故附书末。以上二编,或与郭思所书无关,或与之杂重,故《四库全书》俱刊除未录,仅附其书目于卷末。有《王氏画苑》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不全)、《八千卷楼》有钞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山阴集

    一卷。《归田遗草》一卷。清林其茂(约1750-1789年间在世)撰。林其茂,字培根,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阴知县,罢归,卒于家,年仅三十九岁。《山阴集》为其

  • 说文叠韵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 埤雅广要

    四十卷。明牛衷撰。牛氏为千户,生平不详。衷自序曰:“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尔雅》、《广雅》之后,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惜夫叙述之次,尾天文而首群品、伍凤鸟而跻微类,未惬于中。乃条

  • 春秋说

    三十卷。洪咨夔(1176-1236)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

  • 士材三书

    八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为清人尤乘增辑。收录《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并附其门人尤乘所辑《寿世青编》二卷,亦为李中梓之说。其中《诊家正眼》专论脉学,以王叔

  • 鄱阳县志

    ①十六卷,清王克生修,王用佐等纂。王克生,字桢伯,山东掖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六年(1677)任鄱阳县知县。王克生莅任后,参阅历修邑志,考证诸典籍记载,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修成刻印。全书十六卷,

  • 崇川诗集

    十二卷。清孙翔(生卒年不详)辑。孙翔字吕溪,南通州(今江苏)人。辑有《崇川诗集》。此集共十二卷。系辑通州及所属如皋、泰兴、海门三城从宋元到清代的诗。并附以流富。每于诗前必标明诗人姓氏、爵里。后附《补遗

  • 帝女花

    二卷。清黄燮清填词、查仲诰正谱。燮清生平籍里见《倚晴楼诗集》条;查仲诰,字竹洲,海昌(浙江海宁县境)人,生平不详。是书系燮清所制传奇数种之一。燮清友陈其泰谓斯文:“谓夫含咀宫商则成美、因之流播驱驰翰墨

  • 敦煌石室遗书

    十二种,十二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汇辑敦煌石室所出,而中土已佚之古籍,共十二种:《尚书顾命》、《沙州志》、《西州志》、《五天竺国志》、《温泉铭》、《沙州文录》、《别本心经》、《

  • 书传会选

    六卷。明刘三吾(生卒年不详)等奉敕撰。三吾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广省茶陵(今属湖南省)人。元末明初经学家、文学家。仕元为广西儒学副提举。入明,官至翰林学士。三吾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每承皇帝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