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叔峤诗文集

杨叔峤诗文集

四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清末维新派。张之洞的弟子,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二十一年(1895)参加了维新变法的强学会,二十四年(1898)春,倡立蜀学会并参加保国会。这一年由陈宝箴推荐,加四品卿衔,充任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光绪皇帝曾授以密诏,询问保位之法。戊戌政变时被斩于北京菜市口,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曾著有《隋书补注》、《政学随笔》、《北征日记》等书,但遗稿均已散失。其文多为骈俪之作,声调洪大响亮,造语富丽堂皇《关外大军收复伊犁贺表》、《后汉三十二功臣赞》、代张之洞拟《谢恩折》、《之洞六十寿序》诸篇,皆是集中上乘之作。其诗上卷辑自《蜀秀集》,多为青年和中年时期所作,均用萧统《文选》所录古诗体写成,辞采华美,立意稍逊。下卷为佐张之洞幕时期所作,笔力随年而增,气势宏大,格调高远,音韵铿锵,掷地有声。如《泊夔门》之句:“天虚云出岫,沙回月侵门。”《登北极阁》:“秋色五原隋故都,夕阳孤戍汉阳城。城漏日光翻紫塞,沙连天色走黄河。”《胡文忠祠西楼重九会》有句云:“江国万家天积雨,山城四角水浮空。”有杜甫余韵,韦庄遗音。有成都昌福公司《刘杨遗书》合印本。

猜你喜欢

  • 牧津

    四十四卷。明祁承撰。祁承,字尔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参政。为官多年,深知吏治与民生之关系,遂广辑历代循吏事迹,分类编次,成为本书。首列“辑概”一卷,概述

  • 存治编

    一卷。清初颜元(1635-1704)撰。此书是作者《四存编》之三,原名《王道论》。全书中心论述了作者幻想恢复三代井田、封建、学校等制度,表现了对当朝制度不满的社会思想。与作者政治上反对豪强兼并,主张垦

  • 刘子新论

    十卷。见《刘子》。

  • 春秋左传意解

    十卷。首一卷。清陆树芝撰。树芝,岭南信宜(今属广东省)人。该书是作者研究《左传》之作,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涉及到文字训诂、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考释。该书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 苏子

    一卷。原题晋苏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苏彦,一说魏人。苏彦曾官至北中郎参军。撰有《苏子》七卷,见载于《隋书·经籍志》,题苏彦撰,题下注称“亡”。《庚氏子抄》载此书八卷,《意林》记其书六卷,颇有

  • 带经堂诗话

    三十卷。清王士祯(1634-1711)著。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张宗楠(17041765)纂集。张宗楠,字汝栋,别号含广。浙江海盐人。其家为海盐世族,即所谓涉园张氏。张宗楠曾多次参加省试,屡荐不中

  • 岭南五朝诗选

    三十五卷。清黄登(生卒年不详)编。黄登字俊升,号积庵,番禺(今属广东)人,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选录唐以下五个朝代与广东有关的诗歌,分为二编。第一编收外地寓贤于广东所作的诗歌,二十卷;第二编收广东本

  • 古礼乐述

    一卷。清李诚撰。李诚字静轩,浙江黄岩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八年(1813)贡生,官云南姚州州判,以顺宁知县终。李诚精研经术,撰《十三经集解》二百六十卷,又因郦道元著成系统记载我国水系的《水经注》,遂发

  • 五侯鲭字海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氏,题曰汤海若订正。按,汤显祖(1550-1617)号曰若士,亦曰海若,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万历辛丑(1601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终于遂昌县知县,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五侯鲭(

  • 周易本义辨证补订

    四卷。清纪磊撰。宋代朱熹依吕祖谦的《古易音训》撰《周易本义》。但至明代,治易者却把其割裂附于程颐《易传》之后,使人们很难见其原貌。清代惠栋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吕氏《古易音训》、《朱子语类》、程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