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胡传审鹄会要

春秋胡传审鹄会要

四卷。清周梦龄撰。梦龄字蘧庄,楚陂人,沉潜力学,工于诗文。该书作成于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分为四卷:卷一为隐公、桓公、庄公,卷二为闵公、僖公、文公,卷三为宣公、成公、襄公,卷四为昭公、定公、哀公。卷首附有例言八则及《论作春秋题文体式》一篇。在周梦龄之前,漳浦人林锡龄著有《易》、《诗》、《书》三经审鹄之作,颇便于初学,但没有完成《春秋审鹄》,仅成《例略》十二条。周梦龄该书之作,意在补林锡龄之缺,所以仍以审鹄为名,体例与林书相同,而将《例略》分录于各卷之前。全书分上下二层。下层前列《春秋》经文,后注胡安国《春秋传》之文;胡安国《春秋传》所没有的,就以《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先儒的注疏进行补充。上层则从《春秋》经文中选取一些可以作制义题目的,举一种破题作为格式,掇拾胡安国《春秋传》及各家解说,以申明题义。对立题命意及作文之法讲究特详。该书是为士子应付科举考试而作,故所论多因袭前人之说。但引据较广,除程朱之外,还有晋杜预、唐孔颖达、宋刘敞、许翰、家铉翁、王葆、高闶、张洽、赵鹏飞、元程端学、李廉、明汪克宽、季本等各家之说,可以补充胡安国《春秋传》的不足。该书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远堂刊本。

猜你喜欢

  • 文释

    一卷。南朝宋江邃(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江邃字玄远,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人。元嘉(424-453)初,为太学博士,累迁祠部郎,兼散骑常侍,又任司徒记室参军等。广收事物常语,精加解释,撰成此书。

  • 困翁易学

    八卷。清王文潞撰。王文潞字坦夫,又字介人,安化人。诸生。工诗词,有《羲亭诗抄》。晚年更号困翁,故名其易学著作为《困翁易学》。此书以彖为主,阐发义理,其说源于宋儒,不取先天别传,使易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清晰

  • 历代党鉴

    五卷。清徐宾撰。徐宾字用王,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历代朋党事迹。上自东汉党锢之祸;次及魏曹爽;晋贾充;唐王伾、王叔文、牛僧孺、李德裕;宋洛蜀朔三党、元祐党籍、庆元党禁,直至明东林、魏党

  • 春秋世系表

    不分卷。清周耀藻撰。耀藻字松瘘,楚南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现存原稿本。据编首凡例,知该书始作于咸丰二年(1852),到咸丰九年(1859)告成,其间四易其稿,没有刊行。该书不分卷,共六册,以《春秋》经

  • 留夷馆集

    四卷。明邓渼,(生卒年不详)著。邓渼字远游,号萧曲山人,建昌新城(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十岁时进士及第,历任浦江知县,山东副使、山东按察使、右佥都御史、顺天巡抚。因为触忤阉党魏忠贤,

  • 毛诗古义

    二卷。清惠栋(见《周易述》条)撰。《毛诗古义》博引众家之说,以探求毛诗之古义,如“江之永矣”条,栋据韩诗以为“永”当作“羕”,以此补《尔雅》郭注及《说文》之未及;“于以湘之”条,据韩诗以为“湘”当作“

  • 南来志

    一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士祯担任少詹事,奉命祭告南海,本书即记载其从京师到广州沿途所见名胜山水。体例仿宋范成大《吴船录》。有清内府藏本、《王渔洋遗书》本、《小方

  • 陆氏毛诗异文辑

    一卷。清沈淑(详见《毛诗异文补》)撰。此书摭拾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音释解诗所引异文,汇为一编,搜罗排比,大体上还算该洽。虽然所辑之文,或并录音释,或释文本有音释而此书只辑异文。又《释文》所引经文,有与

  • 礼记纂图注义

    十三卷。元彭廉夫(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见乾隆钦定《礼记义疏》,杭世骏《续礼记集说》,而系辑自《永乐大典》,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等所编。考此书卷次可知,卷一《曲礼》谓“礼之委曲细微者”一节,第二行有

  • 日本华族女学校规则

    一卷。清裕庚(生卒年不详)撰。裕庚字朗西,汉军正白旗人。光绪间以优贡生历官道员。屡参英翰、长善、裕禄幕事,被劾再夺职。中法失和后投效台湾军营,为福建知府任用。后出使法国,升太仆寺少卿。回京后办理各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