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究遗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详见《诗经拾遗》)撰。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但稍有以违。韩愈赠卢全诗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之句,即此书名“究遗”之所出,故此书以芟除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公羊》、《穀梁》附会之例,纠正《左传》浮夸不实之词为宗旨。叶酉认为:“三传误信传闻,有情理所必无之事,”因此往往连《左传》所记之事亦不相信。如僖公十四年《经》:“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左传》解释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于防,而使来朝。”此解释合情合理,必有所据。《公羊传》则云“非使来朝,使来请已也。”以季姬自择偶为说,显然不如《左传》之合乎情理。叶酉却认为季姬已许配鄫子,但鲁公悔婚,但季姬义不改嫁,故私会鄫子。再如僖公二十八年《经》:“天王狩于河阳。”《左传》云:“是会(温之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道也。”而叶酉则认为是周王欲节省诸侯殷见之费,故自愿到温,《左传》所引仲尼之言不可信。如此之类,皆不免于臆度。书中亦有些考证,如据《汉书·地理志》,辨戎伐凡佝之楚丘非卫地;据《史记·卫世家》辨夷姜为卫宣公夫人,非庄公妾,卫宣公非蒸父妾。此书卷首有《凡例》、《春秋总说》、《春秋比例》三篇,其《春秋总说》为全书宗旨。叶氏认为:“圣人因史作经,原欲垂教于天下万世,非为鲁国修史也。故凡事之无关于劝惩,辄削而不录。其所削之事非必尽一事而削之者,或录其前而削其后,或录其后而削其前。其事之首尾,圣人以为不必备者,以有鲁史耳。”“圣人《春秋》,凡事只撮其大纲,鲁史旧文必详备”。又云:“史官之记事,大都皆循习旧例,案而不断,不足以见褒贬之义。如郑伯之归祊假田,若止如旧史之文,虽首尾详备,不过见两国之以利交耳。至郑伯目无天王之罪,必如经文两书‘郑伯’乃足以见。盖褒贬之义恒隐寓于一两字之内,此一两字非撮其大纲,则其文繁而义无由著。朱子《纲目》虽本温公《通鉴》而必先撮其要以为纲者,正仿《春秋》以一两字寓褒贬之法也。盖案者所以为史,断者所以为经。”今人卫聚贤《古史研究·春秋的研究》承袭此说。叶氏还认为,《春秋》之例“有本乎旧史者,有不本乎旧史者”,“然皆非褒贬之所寓也。褒贬之义惟当于变例求之,如归祊假田例应书‘人’而书‘郑伯’”。《春秋》除有“例”外,还有“圣人之文法”与“圣人之语气”。其《春秋比例》一篇即在阐明《春秋》之例、变例、异文、特文。现存乾隆耕余堂刻本。

猜你喜欢

  • 东塘日札

    一卷。明朱子素撰。朱子素,字九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诸生,明亡后应贡不仕,隐居授徒。著有《吴疁文献》等书。《东塘日札》记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后,进兵嘉定诸县,下剃

  • 文忠集

    ① 二百卷。宋周必大(1126-1204)撰。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原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教授建康府。孝宗时,除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除礼部尚书

  • 南汇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福曾、顾思贤修、张文虎等纂。金福曾,吴江县令,光绪初年知事南汇县,曾主修《吴江县续志》等。张文虎,本邑人,纂有《重修奉贤县志》等。此志首卷为序文、凡例、诸图;卷一志疆域,

  • 高昌馆课甲卷

    不分卷。不著撰人名氏。是书按年记载各卫朝贡请赏等事,有的内容可与《明实录》、《华夷译语》、《女真编》等参照、比较使用,是研究清初历史的重要著作。《续修四库全书》说:“按,是书即四夷馆所辑藩属之来文,而

  • 荀子

    二十卷。荀况(约前319-前230)撰。荀况字卿,时人称之荀卿,汉人避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县)人。曾多次游学于齐,三次为齐稷下学宫祭酒。后去楚投奔春申君黄歇。春申君被杀之后,他也被罢

  • 唐纪

    无卷数。明孙悫撰。悫字士先,华容人。是书乃根据《旧唐书》、《新唐书》改写而成,主要因二书互有舛谬,故予以纠正。其体例参取编年、纪传二体,以诸臣列传分附于本纪之后,盖仿前代实录附载诸臣列传之例,其它如表

  • 春秋经传合编

    三十卷。《杂说》一卷,《书法汇表》三卷,《辨疑》二卷。清杨丕复(详见《仪礼经传通解》)撰。该书将《春秋》经文及《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合编在一起,便于读者诵习比较。附录《杂说》一卷,辑录历

  • 常璩蜀李书

    一卷。清汤球辑。常璩撰有《华阳国志》,前已著录,《蜀李书》为他的另一著述。《颜氏家训书证篇》云:“《李蜀书》,一名《汉之书》。”《史通·正史篇》云:“蜀初号曰成,后改称汉,李势散骑常侍璩撰《汉书》十卷

  • 济宁县志

    四卷,首一卷。民国藩守廉修,袁绍昂纂。藩守廉详见民国《济宁直隶州志》。袁绍昂,江苏南通人,曾任济宁县知县。民国济宁改州为县后,疆域和建置皆与前有所不同。袁绍昂任县令后,又设局重修志乘,成是志。《济宁县

  • 尚书诂要

    四卷。清龙万育辑。龙万育字燮堂,四川成都人。本书卷首有自序和例言,在体例上采取逐句加注的形式,其字义则遵循《钦定传说汇纂》,象数名物,则载之上方。论及古文时,不怀疑梅赜的伪《古文尚书》。不过,因为伪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