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诗综

明诗综

一百卷。清朱彝尊(1629-1709)编。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辞,与修《明史》。长于考证,工古文、诗词。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著有《曝书亭集》、《词综》、《日下旧闻》等。此集为明诗总集。系朱彝尊有感于当时诗界侈行“谶诡之音”、“幽冷之趣”、“众情之弗协”,故编此集,以匡其缪。入选诗人达三干四百余家。选诗范围自明洪武迄于崇祯,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年间历朝诗都有所涉及,“或因人而存其诗,或因诗而存其人”。首卷列明室帝王诗;卷二至卷八十二列诸家诗作,以时代先后为序;卷八十三以下则为乐章、宫掖、宗潢、闺门、中涓、外臣、羽士、释子、女冠、土司、属国乃至无名子、杂流、妓女、神鬼诗之属;卷九十九、一百为谚歌民谣类。作为明诗总集,此书不仅采摭较为完备,据《明诗综采摭书目》统计,在编辑过程中共采辑前人总集、选集多达二百八十二种,而且体例较为完善,每一诗人都撰有小传,并辑录诸家诗话依次叙述其诗的写作背景、本事,再引朱氏自撰《静居志·诗话》进行总结、品评,其论颇为持平,“于旧人私憎爱之谈往往多加匡正”。对当时以诗记丑言伪、党同伐异之风,无疑是一次荡涤。故朱氏所编之“诗综”不仅为诗家传诵,亦为后人研究明诗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借鉴。此书初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白莲泾刊本,现有乾隆年间六峰阁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越史略

    三卷。著撰人名氏不详。书中记载安南国事。上卷曰国初沿革,为赵陀以下诸王。中卷下卷皆曰阮纪,则自李公蕴得国后诸王事迹,记述详尽。安南自汉迄唐,并为州郡,五季末为土豪窃据,宋初时始自立国。此书自唐以前,大

  •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

  • 夏侯子

    见《夏侯子新论》。

  • 读易略记

    无卷数。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号康流,又号罍庵,浙江海宁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旌德县知县,入清不仕。其易学出自黄道周,此书也间或引用黄道周的话。但持论又与黄道周不同。言象数不主邵子之说。

  • 乐志堂文集

    十八卷。《乐志堂文略》四卷。清谭莹(1800-1871)撰。谭莹字兆仁,号玉生。南海(今属广东佛山)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谭莹自幼聪颖,长于辞赋,尤工骈体文,曾著有《乐志堂诗集》、《岭南遗书

  • 月湖剩稿

    一卷。清王梁(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王梁字不详,震泽(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有《读画录》(已著录)。是集为其文集,仅收文二十四篇。其中又多小品,有明季山人之遗风。收入《四库全书总

  • 蝶阶外史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文言笔记小说,分若干篇,每篇各列题目,与《聊斋志异》体例相仿。所记为见闻琐事。其中有些人物轶事,如记栗毓美、黎世序、郝浴、刘燕亭、董果、甘凤池、窦尔敦、纪亮等人之事,可作为野史资料

  • 南园诗钞

    十卷。清尤世求(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世求字会修。尤侗之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南充知县。本集分《金台草》一卷,《冰壶草》二卷,《湛华草》一卷,《怀新草》二卷,《沁雪草》二卷,《逢辰草》一卷,

  • 史纬

    三百三十七卷。清陈允锡撰。允锡字亹斋,晋江(今福建晋江县)人,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进士,官平湖县知县,生卒年未详。所撰《史纬》一书,仿宋吕祖谦《十七史详节》体例,摘录历代史书精华。但繁简失

  • 辟毛先声

    四卷,附录一卷。清蒋元(生卒年不详)撰。蒋元字大始,浙江乍浦(今平湖县)人,少时经商,后补诸生,卒年六十余。蒋元研读《近思录》有得,于是大量阅览先儒著作,辨析异同,折衷于朱熹。笃信张履祥之说,认为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