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秋馆集

明秋馆集

三卷。清裘凌仙(?-1906)撰。裘凌仙,字筱芸,广陵(今扬州市)人。嫁广平秦太守。裘凌仙自幼聪颖,十三岁能诗,十五岁能文章。博览经史,下笔千言不加思索。裘凌仙自言其馆曰:“明秋盖以秋气清明,足以振豪起侠,发挥性情。”故历来著作凡遇时令感慨等题,以秋日为最多。来归后家徒四壁,落叶添薪,躬操井臼之余不忘于吟诵。是集诗二卷,为五绝、七绝、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等古今体诗。词一卷,有“十六字令”、“竹香子”、“一剪梅”等五十八首词,附曲二出:“灯虎九曲”、“古宫女”。杂著一卷,有经解三篇、杂著十八篇、赋十四篇。卷首有朱瑞麟序一篇。卷末有其子女跋三篇。裘凌仙诗格清绮,情味婉笃。其经解、序记、赋记则为浙中书院课艺。自来妇女能诗词者多,能文者少,裘凌仙二者兼之,可知其根底之厚。有甲寅(1914)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论孟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是书多拾前人之说,唯据《御览》无名氏引《论语隐义》及隐义注两条甚怪。前一条云,卫蒯聩乱,子路与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耶?”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

  • 谭概

    一名古今谭概。三十六卷。明冯梦龙(详见《智囊》条)撰。此书分类汇辑古事,以供谈资,故名《谭概》。分迂腐、怪诞、痴绝、专愚等三十六门,每门各自为卷,计三十六卷。多从古书中辑录整理而成,其中也有冯梦龙自撰

  • 唾居随录

    四卷。清张贞生(详见《玉山遗响》)撰。张贞生家居在玉山下的草屋,取名“唾居”,在此阅读文书所得随意笔记,删编成帙,故名《唾居随录》。全书共九百八十三条,内容皆其讲学之语,讲理论性,文句多沿用明代陈继儒

  • 国朝闺秀正始续集

    十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清恽珠、程孟梅编辑。恽珠,见《正始集》条。程孟梅,生卒年不详,画家、诗人,恽珠之长媳,完颜麟庆之妻。人赞其诗笔“温厚和平”。著《红薇阁诗草》。《正始续集》为恽珠病笃,

  • 范氏三女史同怀诗

    一卷。清范士熊选编。范士熊,生卒年不详。此书是编者于咸丰三年(1853)将范德芳、范德俊、范德嫁三姊妹之诗合在一起精刻而成的。范德芳,河南河内(今沁阳)人。知县范照范之长女,教谕赵邃之妻。清代诗人。所

  • 大乘止观法门

    四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大乘止观法门》唐代已失传,宋咸平年间释遵式得之于日本。此书共分五门,即止观依止,止观境界,止观体状,止观断得,止观作用。依止是指以意识依止于心,

  • 燕乐考原

    六卷。清凌廷堪撰。廷堪字次仲,又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80)进士,例选知县,改宁国府教授。此书前有总论,后有后论,凡六卷,于二十八调各有辨析,并作燕乐表。淩氏据《隋书·音乐志》,谓燕乐

  • 学易笔谈二集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此书以笔记体形式,对《周易》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诸如先甲后甲、先庚后庚、阳一阴四、制器尚象、七日来复、出入无疾、参伍错综、高尚其事、井养反生、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后天八卦以及象数、术

  • 春秋传说例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与杜预《春秋释例》、陆淳《春秋纂言》相类,旨在发凡举要,阐明其《春秋传》褒贬之例,实为其《春秋传》一书之纲领。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书凡四十九条,然无传本

  • 阳春集校本

    一卷。清王鹏运(1849-1940)校。王鹏运字幼遐,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广西桂林人。同治举人,官御史、礼科给事中。其著颇富,有《味梨词》多种。本书据鹏运自跋云:“《阳春集》刻本久佚,从彭文勤传抄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