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伦大典

明伦大典

二十四卷。明嘉靖六年(1527)奉敕撰。初名《大礼全书》,后世宗朱厚熜更名为《明伦大典》。据史书记载,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后无子继位,由慈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选武宗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是为嘉靖皇帝,其父兴献王是武宗叔父。因武宗遗诏中有“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当百官请世宗如皇太子即位礼时,世宗则以受遗诏继位反对这样做。不久又诏议其生父尊崇典礼。观政进士张璁等迎合世宗旨意,上疏主张改武宗文孝宗为皇伯,兴献王为皇考。由此纷争而起。是书正为当时张璁等领衔所上,是明代这场围绕皇统继承的“大礼仪”纷争中的有用史料。有明原刻本。

猜你喜欢

  • 七经楼文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翌年,入京都应朝考,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直至二十一年(1841

  • 字林考逸校误

    一卷。附《校误补》一卷。清龚道耕撰。参见《字林补本》。是书专为校正任大椿《字林考逸》而作。其缘起是:任书有初印本,有改刻本,互有出入,而讹脱略同;钱钊(字湜江)、诸可宝(字璞斋)虽为校订,不无遗漏。龚

  • 苏子

    一卷。原题晋苏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苏彦,一说魏人。苏彦曾官至北中郎参军。撰有《苏子》七卷,见载于《隋书·经籍志》,题苏彦撰,题下注称“亡”。《庚氏子抄》载此书八卷,《意林》记其书六卷,颇有

  • 兰轩集

    四卷。明沈彬(约1402-约1461)撰。沈彬,字原质,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彬为官以强干著称,不以诗文自鸣于世。其遗稿多所散佚。是集乃其没后百余年,明隆庆

  • 刘舍人遗集

    四卷。清刘子雄(1857-1889)撰。刘子雄,字健卿,德阳(今属四川省)人,光绪优贡,举人,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就读于王闿运门下。颇得张之洞的赏识,著有《刘舍人遗集》。是集为刘子雄诗文别集,凡四卷,卷

  • 推求师意

    二卷。明戴原礼(1324-1405)撰。戴原礼名思恭,字原礼(元礼),一字复庵,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年轻时和父亲戴垚同随名医朱震亨学医,又学医于罗知悌,医术颇精,治疗每有良效。洪武年间(1368-1

  • 易林

    十六卷。汉焦延寿(生卒年不详)撰。焦延寿字赣,梁(今河南商丘)人。初以好学得幸于梁王,学生而为郡吏,察举补为小黄(今河南开封东北)令。曾从孟喜学《易》,授于京房,故其事附于《汉书·京房传》后。又宋代黄

  • 通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梁悦馨、莫友芝修,季念诒、沈鍠纂。梁悦馨,安徽合肥人,举人,同治三年(1864)知通州事。莫友芝,贵州独山人,同治末年知通州。季念诒,生平介绍见本书《光绪江阴县志》条目。沈鍠

  • 圣多玛斯小传

    一卷。意大利多玛斯(1226-1274)撰。多玛斯为西方哲学、神学大师,在神学上自成一派,著有《超性学要》等书。全书根据泰西·济斯德等人辑录的多玛斯事绩及散见于各类书中的多玛斯轶闻及论述撰成,并译成汉

  • 乐田演义

    四卷二十回(又有十八回刊本)。清徐震(详见《女才子书》)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后七国志》,叙述战国后期燕齐两国互相攻伐的故事,以燕国的乐毅和齐国的田单为中心,故题《乐田演义》。故事开始于燕哙王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