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一百五十卷,目录 二卷。宋薛居正等奉敕撰。《旧五代史》原称《五代史》或《梁唐晋汉周书》,修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至七年闰十月,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同修。后欧阳修《五代史记》出,称为《新五代史》,薛史则称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编撰的时候,北宋王朝建立不久,统一战争还在进行,故北宋王朝仍面临着巩固和发展统一的重大任务。为此宋太祖赵匡胤十分重视阅读、编撰历史书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巩固宋王朝的统一。主持这一工作的薛居正(912-981)是后唐进士,后晋、后汉、后周时历官至刑部侍郎。宋初任门下侍郎平章事、司空等职时,能“修正文事以副上意”,“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他负责编撰的《旧五代史》,基本上体现了宋初统治者的立场和政治要求,也提出了不少进步的历史观点。在取材方面,基本上取材于五代时人所修的各种实录,而且参加编撰的人大都亲身经历过五代的历史场面,见闻较近,因此记事首尾完备,也保存了比较丰富的原始资料。相反,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删去了许多应当保留的重要史料,因此两者可以相互补充。但《旧五代史》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材料芜杂,概括力差,观点不统一等。另外,有些论述,完全违反历史事实,表明编撰者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在北宋时期,《新五代史》刊行后,两史并行,后旧史渐废。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规定“削去薛居正《五代史》,止用欧阳修所撰。”到了元代,《旧五代史》就逐渐不行于世。清乾隆中开四库馆时,未能找到原本。馆臣邵晋涵等就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排纂,再用《册府元龟》、《资治通鉴考异》等书引用的《旧五代史》材料作补充,大致恢复了原来面貌的十分之七八。同时还从其他史籍、类书、宋人说部、文集、五代碑碣等数十种典籍中辑录了有关的资料,作为考异附注,与今辑本《旧五代史》正文相互补充印证,在不少方面丰富了原本的内容。今辑本《旧五代史》作为《四库全书》之一,于乾隆四十年(1775)编成缮写进呈,标明原文辑录出处、补充和考证史实的注文附在有关正文之下,部分文字考订则另附黄色粘签。1921年南昌熊氏曾影印出版(简称“影库本”)。后来又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缮写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和武英殿刊本(简称“殿本”),补充史实的注文仍附于正文之下,文字、史实考订则作为“考证”附于卷末,文字颇有改动,内容也有不少增删,并删去了辑文的出处。现存的《旧五代史》一般刊本及石印本都是根据殿本翻印的。此外,还有乾隆时期孔荭谷的校抄本(简称“孔本”,现仅看到章钰过录本)、彭元瑞校抄本(简称“彭本”)及抱经楼卢氏抄本(简称“卢本”),它们都以保存辑文出处为贵,内容大致和影库本相同。其中孔本是根据较早的辑录稿本抄写的,未改的清朝忌讳字较多,并保存了后来编定本删去的数十条注文。至于1925年的嘉业堂刊本(简称“刘本”),则以卢本为底本,再根据殿本作了大量校补,体例比较杂。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就是根据刘本影印的。

猜你喜欢

  • 大拙堂集

    九卷。明杨载鸣(约1551前后在世)撰。杨载鸣,字虚卿,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通政使。著有《大拙学集》。是集凡九卷。前六卷为杂文,次二卷为诗,末卷则为杂著。杨载鸣为明

  • 李群玉集

    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约847前后在世)撰。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属湖南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喜工书法,尤以吟咏自适。著有《李群玉集》,其诗笔

  • 说类

    六十二卷。明叶向高(1559-1627)编,林茂槐增删。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今属福建省)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庶吉士,不久晋为翰林院编修,他屡次上书反对矿监、税使,不被神宗采纳。很

  • 讯斋遗稿文钞

    二卷。《诗钞》一卷。清褚维垕撰。浙江余杭人。生卒年和事迹未详。此编文钞二卷。卷一收文十一篇。卷二收文十篇。诗钞一卷,包括古风、律诗、绝句,计五十首。卷首有其侄谭廷献撰叙,称太守之学于史,平生文章长于纪

  • 青楼韵语

    四卷。明张梦徵辑。张梦徵,号六观居士。生平不详。此书广收历代妓女诗词汇为一编。其中有晋代一人,南齐一人,梁代一人,隋代一人,唐代三十四人,宋代二十五人,元代十人,明代一百一十四人,共一百八十人,作品五

  • 冷红词

    四卷。附《绝妙好词校录》一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生平见《瘦碧词》辞目。《冷红词》按编年始于光绪十五年(1889),迄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辑词共一百四十五阙。其词深美宏约。文

  • 樵隐昔寱

    二十卷。清平步青(1832-1896)撰。平步青字景荪,号栋山樵。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同治进士,官江西督粮道,并署布政使。后辞职家居,校辑群书,从事撰述。有《香雪崦丛书》等。此书凡二十卷。内容

  • 老云斋诗删

    十卷。清沈不负(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沈不负,字集九,另一字次山,另说号次山,晚号束乐,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不详。康熙时诸生,工诗,据陆奎勋序称,此集为沈不负亲手删定,约为其诗十之有五而已。按年编例

  • 樵香小记

    二卷。清何琇(生卒年不详)撰。何琇字君琢,号厉庵,宛平(今北京市)人。雍正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全书多为考证之文,共一百二十条,论经义方面内容占大多数,其次是论小学方面内容,另外还涉及字学、韵学等。其

  • 韩诗外传校注

    十卷。附《拾遗》一卷。汉韩婴撰,清周廷案校。周廷案,安徽绩溪人,乾隆年间优贡生。该书前有周廷寀的老师胡赓善所作序言,并收录了《汉书·韩婴传》。周廷案校注《韩诗外传》时,参阅了许多典籍,但与同时代的赵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