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言据

方言据

①二卷。明魏浚撰。魏浚字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尚著《周易古象通》八卷等。《方言据》搜辑言之有据的方俗语词凡二百余条,加以辨析考证。“然其中亦有字出经史,本非方言,如张口笑曰哆,颐下曰颏,足背曰跗,毛多曰氄之类,小学诸书义训甚明,毋烦更为索解。又如‘畔牢’之与‘畔愁’,‘儿良’之为‘郎’,皆声音之转,亦非因方域而殊,乃一概阑入于輶轩绝代语,体例颇不类也”(《四库总目·小学类存目提要》)。是书《四库总目·小学类存目》著录,注:“福建巡抚采进本。”版本情况不详。② 二卷。明岳元声撰。岳元声字子初,号石帆,又号潜初子,嘉兴(今浙江嘉兴县)人。万历间进士,授旌德知县,迁国子监丞,进工部郎中,因事削职归。天启初起官太仆卿,晋南京兵部侍郎,劾魏忠贤,罢归。是编小引题乙卯(1615年)仲冬日书于砚北轩,湛庐山中人识。题辞谓结绳之前,原无文字,是事是物,不过口相传语,五方殊俗,声气亦异,苍颉作字以摹之,始通为一。《春秋》所书,如“邾娄”“於越”之类,尚且不废,后世各从所习,此非彼是。乡人所习谈字,对官长及异乡人言之,辄用为笑,谓有其音无其字。然多有来历者。偶录所知,得数百种,缀以成帙。是编辑录嘉兴一带方言俗语词凡二百五十五条,续录五条。每条均援据经史传注及小学著作,考辨源流。唯字出经史本非方言者,亦往往阑入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安晁氏刊《学海类编》本,另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春秋通说

    十三卷。黄仲炎(生平不详)撰。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黄氏不是朱熹门人,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黄氏认为:“《春秋》者,圣人教诫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

  • 永陵传信录

    六卷。戴笠撰。戴笠,字耕野,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永陵,是明世宗(嘉靖)的陵墓。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各卷标目依次是“兴献大典”、“更定郊祀”、“钦明大狱”、“二张之狱”、“曾夏之狱”、

  • 陆放翁先生年谱

    六卷。清钱大昕(见《十驾斋养心录》)撰。该谱记宋朝陆游。较赵翼所撰同一内容之书周祥,且考证亦精确。现有嘉庆八年(1803年)刊本。

  • 春秋左氏经传义略

    一卷。陈沈文阿(503-563)撰,清马国翰辑。文阿字国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著名学者沈峻子。少习父业,研精章句。他博采先儒异同,自为义疏,通《三礼》及《春秋》三传,位列五经博士。梁简文帝引他

  • 落颿楼初稿

    四卷。清沈垚(1798-1840)撰。沈垚字敦三,号子敦,浙江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早年习说文、音韵、名物、训诂,后提倡经世之学,致力于史地研究,以优贡生赴京,代人撰书为生,与徐松、张穆友好,好讥

  • 绍兴正论

    一卷。旧本题湘山樵夫撰。记述绍兴年间因不附和议而被贬谪的张浚、赵鼎、胡铨等30人事。每人略具事实,多者三四行,少者仅一二语。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绍兴正论》二卷,注云:“序称潇湘野人,不著名氏,

  • 烟屿楼文集

    四十卷。清徐时栋(1813-1873)撰,徐时栋字定宇,一字同叔,学者称柳泉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家有烟屿楼,藏书六万卷,丹黄殆遍。治经以秦遗说为主。工诗古文,喜表章文献。著

  • 二程文集

    十三卷。《附录》二卷。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合撰。此集属名为明道程子、伊川程子。程颢字伯淳,自谓明道先生。程颐之兄。程颐字正叔,称伊川先生。程氏世居中山,后徙河南洛阳

  • 群经音辨

    ① 七卷。北宋贾昌朝撰。贾昌朝(998-1065)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县)人。天禧初,赐同进士出身,主晋陵簿。庆历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官至枢密使。英宗时,加左仆射,封魏国公,卒谥文元。《

  • 忠惠集

    十卷。《附录》一卷。宋翟汝文(1076-1141)撰。翟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进士出身,因亲老十年未出仕。后任议礼局编修官,除秘书郎,累拜中书舍人。绍兴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除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