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序

新序

十卷。汉刘向(前77-前6)撰。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年轻时通经自用,长于属文,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因反对宦官弘恭、万里,被捕下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著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分类目录。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详见《汉书·楚元王传》。)《新序》成于阳朔元年(前24年),原书三十篇。是书历年多谓出自刘向,考《汉书·艺文志》载刘向序六十七篇,并注云“《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楚元王传》亦云:“向采传记行事,著《新序》五十篇,奏之。”《晋书·陆喜传》云:“少有声名,好学有才思,尝为《自叙》,其略曰:‘刘向省《新语》而作《新序》,桓谭咏《新序》而作《新论》。’”《汉书》、《晋书》皆著刘向为《新序》。唯司马贞《史记·商君列传索隐》则云:“《新序》是刘歆所撰。”按刘歆为刘向子,司马贞所说,不知何据?考《新序·杂事第四》有“臣向愚以《鸿范传》推之”,“向”字足证。又宋本《说苑·叙录》云:“所校中书说《杂事》,及臣向书民间书诬,校雠其事类众多,章句相溷,或上下谬乱,难分次序,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向集以为百家后,今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更以造新事十万言以上,号曰《说苑》”。据此可断《新序》实出于刘向,司马贞之说非也。今本《新序》分十卷。惟《隋志》载《新序》三十卷,《录》一卷;《唐书·艺文志》同。曾巩较书序则云:“今可见者十篇”。可知今本《新序》,盖为宋时之遗本。综其内容:卷一,杂事第一,计十九则;卷二,杂事第二,计十九则;卷三,杂事第三,计六则;卷四杂事第四,计二十八则;卷五,杂事第五,计三十一则;卷六,刺奢第六,计十一则;卷七,节士第七,计二十九则;卷八,义勇第八,计十四则;卷九,善谋第九,计十一则;卷十、善谋第十,计十五则。合计十卷,共一百八十三则(则即“章”)。全书所取,多采摘百家传记而成,其中尤以《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史记》、《战国策》为多,各占所引书三分之一以上,其他如《春秋》三传、《荀子》、《韩非子》、《晏子》等书,皆在征引之列。可见,《新序》各则,均事出有据,而考其所引文辞,亦大多相同。故《崇文总目》云:“所载皆战国、秦、汉间事,以今考之,春秋事尤多,汉事不过数条,大抵采百家传记,以类相从,故颇与《春秋》内外传、《战国策》,太史公书互相出入。”《新序》叙载舜、禹迄汉初历史人物事迹,其主旨,在于推明古训,而归之于道德仁义。先秦古书甫脱烬劫,一入向笔,采撷不遗。至其正纪纲,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汉规画者,尽在此书。文笔朴素洗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从史学角度看,可补诸史之不足;从文献学角度看,向之校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在中国目录学史上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四部丛刊》影明嘉靖翻宋本和《丛书集成》本通行。197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有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赵善诒的《新序疏证》。

猜你喜欢

  • 易飞候

    一卷。汉京房(前77-前37)撰,清王谟辑。京房生平事迹见《汉书·京房传》,西汉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字君明,本姓李,官至魏郡太守,系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受《易》于梁人焦延寿,

  • 法帖谱系

    二卷。宋曹士冕撰。曹士冕,字端可,号陶斋,都昌(今属江西省)人。南宋末年曾由幕僚而做到州郡一级的官。此书序宋代法帖的源流,上卷著录谱系图,首先是淳化法帖,以下为二王府帖,绍兴国子监本,淳熙修内司本,大

  • 味古斋恽帖

    二卷。清陈墫(生卒年不详)集,陈贯霄勒石,赠与曹载奎。陈墫,字仲尊,又字古衡,号苇汀,别署白堤花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曹载奎,字秋舫,其生平见《怀米山房吉金图》。陈墫工于书画,且鉴择精审,故将自藏

  • 八琼室金石札记

    四卷。清陆增祥撰。陆增祥,详见《八琼室金石补正》条。书中所著录,第一卷为各书序跋,以及与友人论金石的信函,余为石刻小说数十条。第二卷载论先秦以来彝器。第三卷论汉洗、古镜、泉币及瓦当,各数十条。第四卷则

  • 四书典林

    三十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人。清经学家,著有《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八十五卷等。是书前有窦容恂、吴华孙序、江永自序及凡例,凡例后又有门人汪世望等及其子江逢圣、江

  • 南岳总胜集

    三卷。宋陈田夫撰。陈田夫,字耕叟,自署曰隆兴改元重九日九真洞老圃庵苍野子,人称阆中道人。《南岳总胜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刊长沙叶氏《两环丛书》本,共三卷。上卷首峰峦灵迹,次岳祠,次历代帝王传

  • 赐砚堂丛书

    四集,四十种,四十二卷。清顾沅编辑。顾沅字湘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道光间官为教喻,收藏古籍及金石文字甚富,甲于三吴。以其先祖曾得雍正时世宗皇帝胤禛所赐古砚,因名其所居之堂为赐砚堂。《赐砚堂丛书》收

  • 圣祖仁皇帝圣训

    六十卷。雍正九年(1731)世宗宪皇帝(即雍正皇帝)(1723-1735)编,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亲自为此书写了序文刊布。此书分为三十二类,共有一千九百条则。从篇帙上看,为清朝各皇帝圣训之首

  • 昭觉县志稿

    四卷,清徐怀璋纂修。徐怀璋,字奉伯,兴平人,曾任昭觉县知县。昭觉在凉山之中心,原名交脚。清宣统三年(1911)川督赵尔异始奏设县治,正名昭觉。徐怀璋任县令后,于公务之余,辑成是篇。自谓仅撮取大要,为后

  • 小学类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教授六艺,故礼、乐、射、御、书、数都称为“小学”。汉代始以“小学”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隋唐以后,小学类的书籍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支。也有人将金石刻文、书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