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道希先生遗诗

文道希先生遗诗

清文廷式(1856-1904)撰。文廷式,字道希,号芸阁,自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今属江西)人,光绪进士。以一甲第二授编修。德宗超授侍讲学士,因劝其变法,被剥夺职权南归。文廷式工骈体,文词超群,诗文功力尤深。著有《《云起轩诗录》、《文道希先生遗诗》等。此集文廷式死后,由其门人叶恭绰于1929年辑印而成。前有陈三立、陈诗、叶恭绰三序及徐世昌诗二首。正文录诗约四百五十首。据叶恭绰序称:“廿载前吾师萍乡文道希先生既殁,恭绰撰挽诗久而不成,“既乃思辑其遗著,询诸师之子永誉,知强半散佚”,乃誓为搜集,越十载未有所获。多经周折,才得诗若干,只好先印其诗。今观诗集,文廷式之诗风格高骞,实多佳作。如《读楚辞句》:“常叹楚怀何足福,固非虞舜不能臣”;又有《庚子有感》云:“漫天风雪绕年冷,误国衣冠宋鹊多,目断汾流惟雁过,心惊沧海有龙移”。实为孤怀绝唱。又陈三立曾评其诗说:“廷式传极群书,诗乃清空华妙,不寻擅故宝自炫,尝推为独追杜司勋,波澜莫工,即身世漂泊,亦颇肖似,此可悬诸天壤,论定者也”。其诗意境尤高,诗各体都具备,与费念慈,江标年并列,齐名翰苑。然因遗诗难觅,故集中随采随编,只标明成诗年月,却多数前后倒置,实为不堪。有1929年番禺叶氏校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一百二十六卷。清钟谦钧编。钟谦钧,生卒年不详,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市)人。官至两广盐运使。汇刻宋、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史籍,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

  • 冰壑诗钞

    六卷。清朱令昭(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令昭字次公,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与淄川张元、胶州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绘画篆刻无所不能。著有《冰壑诗钞》。是集凡六卷。所收均有古今体诗。其诗

  • 承华事略

    一卷。元王恽(1227-1304)撰。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中统元年(1260),姚枢征为详议官,不久便被选到京师,为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任翰林修撰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兼

  • 贤识录

    一卷。明陆钱撰。陆钱,字举子,号少石子。昆山人。官翰林侍读。陆钱沉静好学、矜严自恃。著有《山东通志》等。《贤识录》记叙的都是洪武年间的杂事,采录的事迹多出于《余冬序录》、《野记》、《客座新闻》、《草木

  • 性情集

    六卷。元周巽撰。号与字为巽泉、巽亨。生卒年及籍贯不详。集中自称曾从征道、贺二县土著居民,因功授永明簿,尝仕于元。所纪干支有丙辰九年,当为明洪武九年(1376),可见明初尚在。“巽诗格不高,颇乏沈郁顿挫

  • 八指头陀诗集

    十卷。清代释敬安(1851-1912)撰。敬安,俗姓黄,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幼年父母双亡。同治七年(1868)投湘阴法华寺出家,拜东林长老为师。于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学禅守戒,遍

  • 六经天文编

    二卷。宋王应麟(详见《郑氏周易注》撰。是编集录六经中有关天文的文字并加以解说。以《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除六经中星象外,凡阴阳五行风雨以及卦义,皆汇集其中。解

  • 震川文集

    三十卷。《别集》十卷。明归有光(1506-1571)撰。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乡试,上春官不第。徙居

  • 云合奇踪

    见《皇明开运英武传》。

  • 天玉经内传

    三卷、外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详见《撼龙经》)撰。此书不见于宋代诸家书目,传说杨氏师弟秘之不行于世,宋代吴克诚遇真人得受此经,其子吴景鸾发明其义,撰《天玉经外传》。据此,知其书始出于宋,是否为唐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