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选音残本

文选音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此编首尾残阙。起任彦升、王文宪文集序之后半。检卷内子目,知在卷第二十三,止于令升《晋纪总论》。在卷第二十五,特与李善注本相校,则为卷四十七至四十九,知所据为昭明原帙。盖《文选》原编三十卷本。按《新唐书·文学传》,曹宪始以昭明太子《文选》授诸生。而同郡魏模公孙权,江夏李善,相继授,其学大兴。又刘肃《大唐新语·著述篇》,亦称江淮间为《文选》学者。起自江都曹宪。宪有《文选音义》十卷,然肃已称其不传。考《隋志》有萧该《文选音》十卷。《唐书艺文志》有曹宪《文选音》十卷、《许淹音》十卷。而日本《藤源佐世见在书目》,除许曹二家音外,又有《李善文选音义》十卷、《公孙罗音决》十卷。则所谓不传者,特以流行不广,学者为罕遘。日本所传古写本《文选集注》一书,多引古注古音。诸家之说,多有存者。古注盖分百二十卷。故此残卷之卷二十四,在《集注》则适为卷九十三至九十六。兹检《集注》所引《音决》诸条,与此不同,则此残卷非《公孙罗音决》可知。又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清水泙其锋”。此残卷“泙”音之对子妹二反。《集注》引《音决》云:曹七对反,萧子妹反。曹为曹宪,萧为萧该,与曹宪音不同,知亦非曹宪书。然子妹一反,适与萧该音合,则此残卷殆为萧该《文选》之音。然则《隋志》及现在书目所载五家音,许淹家,尚无佐证。然许淹与公孙罗同时,则《音决》不能引许音。而《集注》所引,亦无及许音者。故至今日,许音似无片鳞存在。又此卷民字治字不缺笔,则写于唐武后时可知。而淹年辈又稍后,其著书年月虽不可考,然以在武后以前,其书已传至西陲,则似以定为隋萧该音,理由较为充足。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盐山新志

    三十卷。民国贾恩绂纂。贾恩,绂字佩卿,河北盐山人,光绪举人,曾在定州、保定、盐山等地书院讲学。其一生纂辑方志多部,如《直隶通志稿》、《盐山新志》、《定县志》、《河北通志稿》、《南宫县志》等。他主张“方

  • 留台奏议

    二十卷。朱吾弼、李云鹄、萧如松、孙居相同编。朱吾弼,事迹见《朱子奏议》。李云鹄,字黄羽,内乡人。万历壬辰(1592)进士。萧如松,字鹤侣,内江人。孙居相,字伯辅,沁水(今属山西)人。万历壬辰进士,皆官

  • 续茶经

    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灿撰。陆廷灿,字秩昭,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著有《续茶经》外,还有《南村随笔》、《艺斋志》。从唐代以来,茶品首推武夷,武夷山即在崇安境内

  • 山左访碑录

    十三卷。清法伟堂撰。法伟堂,字容叔,号小山,山东胶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青州府学教授。陈介祺、王懿荣等人以收藏鉴赏相尚,而法伟堂却潜心于考据。光绪末,山东议修通志,延聘法伟堂主编金石部分

  • 五经疑问

    一卷。房景先(475-518)撰。清王谟(见《圣证论》)辑。景先字光胄,清河(今属河南)人,北朝北魏经学家。祖父房元庆,仕刘骏,历七郡太守。父房爱亲有三子,长子景伯,三子景远,景先为第二子,幼孤贫,无

  • 居士集

    五十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1072年)子发等编次数字。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序作于元祐六年(1091

  • 耻亭遗书

    十卷。清代周宗濂撰。周宗濂字简庵,华亭(今属上海)人,官至潜山县教谕,著有《文献通考节贯》等书。此书是作者关于《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仪礼》等书的读书笔记。书后附有《曰

  • 法帖刊误

    二卷。宋黄伯思撰。黄伯思,详见《东观余论》条。黄伯思以米芾评定《淳化阁帖》有误,重为订正,以成此书。书前有黄氏自序,称米芾的评论疏略甚多。有的伪品没有发现,如李怀琳所作的卫夫人书。有的已知为伪品却又评

  • 慧山记续编

    三卷。清邵涵初撰。邵涵初,字吟泉,江苏无锡人,为邵宝八世族孙。明邵宝曾撰《慧山记》。此篇则续之,并与之合刻、为之加注。《慧山记续编》同治七年(1868)刻本。共三卷。卷首列清圣祖高宗宸翰。正文分为十一

  • 虚字韵薮

    五卷。清潘维城撰。维城字阆如,江苏吴县人。从同里夏文焘游,又从李锐学,为钱大昕再传弟子。尚著《论语古注集笺》。是书自序略云:律赋莫重于押官韵,官韵莫难于叶虚字。虚字不稳,通篇俱为减色。非平日熟于虚字韵